出自宋代真宗《皇后廟十五首》:
服章觀象,山龍是則。
容止蹌蹌,威備翼翼。
注釋參考
服章
(1).古代表示官階身份的服飾?!蹲髠鳌ば辍罚骸熬有∪?,物有服章?!?杜預(yù) 注:“尊卑別也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聞義里》:“觀其貴賤,亦有服章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 政和 間,議者謂朝廷製為服章,所以異高卑、別上下,則服之與章,其制相須。”
(2).泛指服飾,衣冠。 晉 慧遠(yuǎn)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出家》:“變俗則服章不得與世典同禮,遯世則宜高尚其跡?!?唐 白行簡(jiǎn) 《李娃傳》:“時(shí)也適遇生之父在京師,與同列者易服章,竊往觀焉?!?/p>
觀象
(1).觀察卦爻之象。古人用以測(cè)吉兇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圣人設(shè)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兇,剛?cè)嵯嗤贫兓??!?宋 陳亮 《祭呂東萊文》:“講觀象之妙理,得應(yīng)時(shí)之成能。”
(2).觀測(cè)天象。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虞翻傳》:“觀象云物,察應(yīng)寒溫?!?唐 楊炯 《渾天賦》:“故知天常安而不動(dòng),地極深而不測(cè),可以作觀象之準(zhǔn)繩,可以作譚天之楷式?!薄端逄蒲萘x》第二九回:“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,同上臺(tái)去觀象。”
(3).謂取法,效法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俯貽則於來葉,仰觀象於古人。”
山龍
(1).指古代袞服或旌旗上的山、龍圖案?!稌ひ骛ⅰ罚骸坝栌^古人之象,日月星辰,山龍華蟲,作會(huì)宗彝。藻火粉米,黼黻絺繡,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?!?孔 傳:“畫三辰、山龍、華蟲於衣服、旌旗?!?唐 柳宗元 《送豆盧膺秀才南游詩序》:“瑯乎璆璜衝牙之響發(fā)焉,煌乎山龍華蟲之采列焉?!?明 唐順之 《送孔上公助祭太學(xué)歸闕里時(shí)賜袞衣一襲》詩:“新袞山龍炫,餘堂金石鳴?!?/p>
(2).借指繡有山、龍圖案的袞服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是故士服黼,大夫黻,諸侯火,天子山龍。”《晉書·輿服志》:“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,卿衣華蟲以下九章?!?/p>
是則
雖則;雖然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二七出:“是則無妻我身自不由己,須有爹媽在家鄉(xiāng)尤未知?!薄端卧獞蛭妮嬝ね跸榕P冰》:“是則冒寒途路遙,順父母顏情,怎敢辭勞?!?/p>
真宗名句,皇后廟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