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再用前韻寄莘老》
君不見夷甫開三窟,不如長康號(hào)癡絕。
癡人自得終天年,智士死智罪莫雪。
困窮誰要卿料理,舉頭看山笏拄頰。
野鳧翅重自不飛,黃鶴何事兩翼垂。
泥中相従豈得久,今我不往行恐遲。
江夏無雙應(yīng)未去,恨無文字相娛嬉。
(黃庭堅(jiān),莘老婿,能文。
)
注釋參考
豈得
猶怎能,怎可。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王室大臣,豈得以見脇為辭?!?唐 李白 《擬古》詩之十二:“人生難稱意,豈得長為羣?” 宋 葉適 《朝請(qǐng)大夫陳公墓志銘》:“今日常文又不用,乃依群盜剽奪行之,豈得以敗亡為戲乎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四:“維正之供,至欲藉勢力以巧免,是化外也,繩以嚴(yán)刑,豈得為過。”
往行
(1).指先賢的德行?!兑住ご笮蟆罚骸熬右远嘧R(shí)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多記識(shí)前代之言,往賢之行,使多聞多見以畜積己德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夫以畜其德為心,則凡多識(shí)前言往行者,孰非畜德之事,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?!?/p>
(2).過去的行為。《晏子春秋·問下二六》:“事親孝,無悔往行?!?/p>
蘇軾名句,再用前韻寄莘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