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贈宣城趙太守悅》:
趙得寶符盛,山河功業(yè)存。
三千堂上客,出入擁平原。
六國揚清風(fēng),英聲何喧喧。
大賢茂遠(yuǎn)業(yè),虎竹光南藩。
錯落千丈松,虬龍盤古根。
枝下無俗草,所植唯蘭蓀。
憶在南陽時,始承國士恩。
公為柱下史,脫繡歸田園。
伊昔簪白筆,幽都逐游魂。
持斧冠三軍,霜清天北門。
差池宰兩邑,鶚立重飛翻。
焚香入蘭臺,起草多芳言。
夔龍一顧重,矯翼凌翔鹓。
赤縣揚雷聲,強(qiáng)項聞至尊。
驚飆頹秀木,跡屈道彌敦。
出牧歷三郡,所居猛獸奔。
遷人同衛(wèi)鶴,謬上懿公軒。
自笑東郭履,側(cè)慚狐白溫。
閑吟步竹石,精義忘朝昏。
憔悴成丑士,風(fēng)云何足論。
獼猴騎土牛,羸馬夾雙轅。
愿借羲皇景,為人照覆盆。
溟海不振蕩,何由縱鵬鯤。
所期玄津白,倜儻假騰鶱。
注釋參考
焚香
焚香 (fénxiāng) 燒香 burn joss sticks 焚香拜佛 點燃香支 light joss sticks 焚香禱告蘭臺
(1). 戰(zhàn)國 楚 臺名。故址傳說在今 湖北省 鐘祥縣 東?!段倪x·宋玉<風(fēng)賦>序》:“ 楚襄王 游於 蘭臺 之宮, 宋玉 、 景差 侍?!?李周翰 注:“ 蘭臺 ,臺名?!?唐 張九齡 《登古陽云臺》詩:“ 楚國 茲故都, 蘭臺 有餘址。”
(2). 漢 代宮內(nèi)收藏典籍之處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御史大夫……有兩丞,秩千石。一曰中丞,在殿中蘭臺,掌圖籍祕書?!?漢 焦贛 《易林·巽之明夷》:“典策法書,藏蘭臺,雖遭潰亂,獨不逢災(zāi)?!?/p>
(3).泛指宮廷藏書處。《南史·徐勉傳》:“方領(lǐng)矩步之容,事滅於旌鼓;蘭臺石室之典,用盡於帷蓋?!?/p>
(4).指御史臺。 漢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蘭臺,故稱?!顿Y治通鑒·齊東昏侯永元二年》:“ 慧景 燒蘭臺府署為戰(zhàn)場?!?胡三省 注:“蘭臺,御史臺也?!?元 黃溍 《日損齋筆記·雜辯》:“蓋御史有兩丞,其一在蘭臺,謂之中丞?!庇?東漢 時 班固 為蘭臺令史,受詔撰《光武本紀(jì)》,故史官亦稱“ 蘭臺 ”。
(5). 唐 代指秘書省。 唐 白居易 《秘書省中憶舊山》詩:“猶喜蘭臺非傲吏,歸時應(yīng)免動移文。”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嗟余聽鼓應(yīng)官去,走馬蘭臺類轉(zhuǎn)蓬?!?馮浩 箋注:“《舊書·職官志》:秘書省, 龍朔 初改為蘭臺, 光宅 時改為麟臺, 神龍 時復(fù)為秘書省?!?/p>
(6).相術(shù)家指鼻的左側(cè)。《太清神鑒》卷二:“準(zhǔn)頭主富貴貧賤,百事吉兇……左為蘭臺,右為廷尉?!薄杜f唐書·方伎傳·袁天綱》:“ 天綱 謂 淹 曰:‘公蘭臺成就,學(xué)堂寬博,必得親糾察之官,以文藻見知。’” 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詩禮趨庭》:“天庭忒恁低,地閣那曾偉,準(zhǔn)頭偏,蘭臺、廷尉俱虧……恐今生虎榜姓難題?!?/p>
(7).道教指肝臟?!对企牌呋`》卷十九:“經(jīng)曰:‘肺為尚書,肝為蘭臺,心為太尉公?!?/p>
起草
起草 (qǐcǎo) 擬定初稿 draft;draw up 起草講稿李白名句,贈宣城趙太守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