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性不和平,則文章事功,俱無足取
出自清代 王永彬《圍爐夜話·第四十則》:
摘自《圍爐夜話·第四十則》
解釋:如果一個人不能平心靜氣地處世待人,那么,就可以斷定他在學問和做事上,都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效法之處。
原文摘要:
氣性不和平,則文章事功,俱無足取;語言多矯飾,則人品心術(shù),盡屬可疑。
注釋參考
氣性
(1).人秉受的氣和生命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無形》:“人以氣為壽,形隨氣而動,氣性不均,則於體不同。”
(2).氣質(zhì);性情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或外候同而用意異,或氣性殊而所務合?!?唐 元稹 《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》:“公之氣性剛方,理家理身,廉儉峻直。”
(3).指動物的性子、威力。 唐 韓愈 《猛虎行》:“自矜無當對,氣性縱以乖?!薄端疂G傳》第二三回:“原來那大蟲拿人,只是一撲,一掀,一剪;三般提不著,時,氣性先自沒了一半?!?/p>
(4).特指容易生氣或生氣后一時不易消除的脾氣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一折:“只是我那媳婦兒氣性最不好惹的?!薄都t樓夢》第三二回:“誰知他這么氣性大,就投井死了?!?楊朔 《海天蒼蒼》:“才七歲一個孩子,就有這大氣性。”
不和
不和 (bùhé) 意見分歧 difference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discord dissension;be on bad terms 不一致、不團結(jié),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制造不和 以爭吵,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,不和看來要表面化文章
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辭,現(xiàn)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為文章?!啤?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每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事功
事功 (shìgōng) 事業(yè)和功績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es 我疑心她有點羅曼諦克,急于事功無足
(1).指人或動物沒有腳?!盾髯印駥W》:“螣蛇無足而飛。”《晉書·魯褒傳》:“無翼而飛,無足而走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丙志·無足婦人》:“時燈火尚存,自隙窺覘,乃無足婦人,負兩肉翼?!?/p>
(2).指物體沒有下部腿狀的支撐物?!对姟ふ倌稀げ商O》“維錡及釜” 毛 傳:“有足曰錡,無足曰釜?!?唐 劉師服 侯喜 《石鼎聯(lián)句》:“或訝短尾銚,又似無足鐺?!?/p>
(3).不值得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記》:“此理之常,無足怪者。” 魯迅 《墳·論照相之類》:“目驗尚且如此胡涂,則 S城 人之將眼睛理想化為小鯽魚,實也‘無足深怪’了。”參見“ 無足道 ”。
(4).不知足,不滿足?!稏|觀漢記·杜林傳》:“玉食狃猱之意,徼幸之望,曼延無足?!薄稌x書·宣帝紀》:“人苦無足,既得 隴 右,復欲得 蜀 !”
(5).不夠,配不上。 宋 洪邁 《夷堅丙志·聶從政》:“我?guī)兹牍礤h,賴君復生,顧世間物無足以報德?!?/p>
王永彬名句,圍爐夜話·第四十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追上違法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