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镃《重午》:
絲絲梅雨濕榴花,處處釵符裊鬢鴉。
醉聽畫樓思遠曲,艾枝簪滿碧巾紗。
注釋參考
絲絲
(1).形容纖細之物。猶言一絲一絲。 唐 司空圖 《燈花》詩之一:“ 蜀 柳絲絲羃畫樓,窗塵滿鏡不梳頭?!?宋 蘇軾 《三月二十日開園》詩之三:“鬱鬱蒼髯真道友,絲絲紅蕚是鄉(xiāng)人。” 明 文徵明 《素發(fā)》詩:“素髮絲絲不滿梳,衰容覽鏡已非吾?!?聞一多 《紅燭·李白之死》:“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后窺看,像沐罷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發(fā)一般?!?/p>
(2).形容細微的感覺。猶一些、一點。 宋 蘇軾 《江上值雪效歐陽體》詩:“江空野闊落不見,入戶但覺輕絲絲?!?劉半農(nóng) 《靜》詩:“他倆已經(jīng)麻木,不再覺得兩邊肋脅下一絲絲的噏著痛了。”
(3).象聲詞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車子已經(jīng)開進他家的大門,車輪在柏油路上絲絲地撒嬌?!?管樺 《二十八宿》:“油燈絲絲地燒著,燈光里飄動著抽煙的煙霧?!?/p>
梅雨
梅雨 (méiyǔ)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(xù)較長的陰雨天氣,正值梅子黃熟,故稱 intermittent drizzles in the rainy season榴花
(1).石榴花。 唐 李商隱 《茂陵》詩:“ 漢 家天馬出蒲梢,苜蓿榴花遍近郊。” 元 劉詵 《和東坡四時詞》之二:“槐影橫階午簟涼,榴花滿地風簾靜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郁陶思君爾》:“良人去久,沒個人兒走,風吹榴花紅欲剖,問道兒家知否?”
(2).據(jù)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扶南國》載, 頓遜國 有酒樹似安石榴,采其花汁停甕中,數(shù)日成酒。后以“榴花”雅稱美酒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劉生》詩:“榴花聊夜飲,竹葉解朝酲?!?唐 李嶠 《甘露殿侍宴應制》詩:“御筵陳桂醑,天酒酌榴花?!?宋 王安石 《寄李士寧先生》詩:“渴愁如箭去年華,陶情滿滿傾榴花?!?/p>
處處
處處 (chùchù) 在各個地方 everywhere 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志之。——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在各個方面 in all respects 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在所有地方 all over 神州處處掀起建設祖國的浪潮釵符
見“ 釵頭符 ”。
鬢鴉
亦作“鬂鴉”。形容鬢發(fā)鬒黑如鴉色。 元 喬吉 《新水令·閨麗》套曲:“厭地回身攏鬢鴉,傍闌干行又羞,雙臉烘霞?!?明 楊慎 《詞品·白團扇歌》:“ 元 關漢卿 嘗見一從嫁媵婢,作一小令云:‘髩鵶臉霞,屈殺了將陪嫁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媒欺》:“兒女催人改鬢鴉,只恐虛度年華。” 清 睿 《題簪花圖》詩:“莫摘穠香壓鬢鴉,懶將時勢鬭鉛華?!?清 張鑒 《冬青館古宮詞》之二四三:“鬂鴉高綰月橫波,合與夫人喚小娥?!?/p>
王镃名句,重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