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軺凌右地,華纓羈大夏
出自唐代許敬宗《奉和執(zhí)契靜三邊應(yīng)詔》:
玄塞隔陰戎,朱光分昧谷。
地游窮北際,云崖盡西陸。
星次絕軒臺,風(fēng)衢乖禹服。
寰區(qū)無所外,天覆今咸育。
竄苗猶有孽,戮負(fù)自貽辜。
疏網(wǎng)妖鯢漏,盤藪怪禽逋。
髯飛尚假息,乳視暫稽誅。
干靈振玉弩,神略運璇樞。
日羽廓游氣,天陣清華野。
升晅光西夜,馳恩溢東瀉。
揮袂靜昆炎,開關(guān)納流赭。
錦軺凌右地,華纓羈大夏。
清臺映羅葉,玄沚控瑤池。
駝鹿輸珍貺,樹羽饗來儀。
輟肴觀化宇,棲籞萃條支。
熏風(fēng)交閬闕,就日泛蒙漪。
充庭延飲至,絢簡敷春藻。
迎姜已創(chuàng)圖,命力方論道。
昔托游河乘,再備商山皓。
欣逢德化流,思效登封草。
注釋參考
右地
(1).西部地區(qū)。對“左地”而言?!稘h書·陳湯傳》:“后 呼韓邪 單于身入稱臣朝見, 郅支 以為 呼韓邪 破弱降 漢 ,不能自還,即西收右地?!薄稌x書·呂光載記論》:“羣雄競起,班師右地?!?唐 王維 《為王常侍祭沙陀鄯國夫人文》:“居之右地,革其左衽。”
(2).特指西域?!逗鬂h書·班超傳》:“先帝深愍邊萌嬰羅寇害,乃命將帥擊右地,破 白山 ,臨 蒲類 ,取 車師 ,城郭諸國震慴響應(yīng),遂開西域,置都護。”
(3).猶要地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謳行》:“ 東秦 稱右地,川隰固夷昶?!?/p>
華纓
彩色的冠纓。古代仕宦者的冠帶?!段倪x·鮑照<詠史>》:“仕子彯華纓,游客竦輕轡?!?李善 注:“《七啟》曰:‘華組之纓?!?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紙尾勤勤問姓名,禁林依舊玷華纓,莫驚書録稱臣 向 ,便是當(dāng)年 劉更生 ?!?明 高啟 《青丘子歌》:“不慙被寬褐,不羨垂華纓?!?/p>
大夏
(1). 周 代“六舞”之一。相傳本為 夏禹 時代的樂舞。
(2).指夏季?!豆茏印ぽp重乙》:“夫歲有四秋……大夏且至,絲纊之所作,此之謂夏之秋?!薄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瓣柍>哟笙模陨B(yǎng)長為事;陰常居大冬,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?!?/p>
(3).古國名。音譯 巴克特里亞(Bactria) ,也叫 希臘·巴克特里亞王國 。我國 漢 代稱之為 大夏 。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:“ 大夏 在 大宛 西南二千餘里 嬀水 南?!薄段簳贩Q作 吐呼羅 ,《隋書》、《北史》、《大唐西域記》、《舊唐書》皆作 吐火羅 。為 大月氏 所滅。在今 阿富汗 北部一帶。
(4).古城門名。在 洛陽 , 魏明帝 所造?!段倪x·潘岳<河陽縣作>詩》:“ 大夏 緬無覿,崇 芒 鬱嵯峨?!?李善 注:“ 陸機 《洛陽記》曰: 大夏門 , 魏明帝 所造,有三層,高百尺…… 郭緣生 《述征記》曰: 北芒 ,去 大夏門 不盈一里。”
(5).國號。 東晉 十六國之一。 匈奴 族 赫連勃勃 所建,也稱 夏 ,為 吐谷渾 所滅。
(6).國號。 隋 末農(nóng)民起義軍領(lǐng)袖 竇建德 稱王后,國號稱 大夏 。
(7).國號。 宋 時 黨項 族 李元昊 國號亦稱 大夏 ,史稱 西夏 ,為 蒙古 成吉思汗 所滅。
(8).大廈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正殿路寢,用朝羣辟,大夏耽耽,九戶開闢。”《文選·應(yīng)璩<與從弟君苗君胄書>》:“接武茅茨,涼過大夏?!?李善 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大夏增加,擬於 崑崙 。’” 高誘 注:“大夏,大屋也?!?/p>
許敬宗名句,奉和執(zhí)契靜三邊應(yīng)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