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俗陶無悔,達生吾與章
出自宋代賀鑄《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》:
九江賢令尹,千載兩相望。
昔也陶彭澤,今之章瑞昌。
拂衣置五斗,高興挹羲皇。
避俗陶無悔,達生吾與章。
淵明三逕荒松菊,我攜一瓢寓僧屋。
淵明乞食踵人門,我賣神丸辦蔬粥。
淵明為酒接休元,我每移書謝州牧。
淵明紙筆課兒曹,我子長歌紫芝曲。
蕭閑門戶十三年,尚畏塵緣生處熟。
行將卜隱包家山,誓與蒼生鏈大還。
愿君門外誅榛菅,來者勿拒容躋攀。
鏡湖遺老老且孱,猶堪護鼎訶神奸。
功成拔宅自仙去,唯余井臼留人間。
注釋參考
避俗
(1).避世隱居。 唐 楊憑 《千葉桃花》詩:“若教避俗 秦 人見,知向河源舊侶夸?!?元 盧摯 《淵明歸來圖》詩:“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, 淵明 初非避俗翁。” 清 李漁 《聞過樓》第二回:“這一所住宅,也是個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?!?/p>
(2).指出家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我和你避俗以來,光陰迅速,不覺已是一載有餘?!?/p>
(3).舍棄舊俗。參見“ 避俗趨新 ”。
達生
《莊子·達生》:“達生之情者,不務(wù)生之所無以為?!?郭象 注:“生之所無以為者,分外物也?!焙笠蛞浴斑_生”指參透人生、不受世事牽累的處世態(tài)度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素怯懦者,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,彊毅正直,立言必信,求福不回,勃然奮厲,不可恐懾也。” 唐 吳筠 《高士詠·陶徵君》:“吾重 陶淵明 ,達生知止足?!?清 黃鷟來 《和陶<飲酒>》之七:“快哉逍遙游, 蒙 莊 真達生?!?/p>
賀鑄名句,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樂訊桌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