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工見兮可為劍,玉工辨兮知非石
出自唐代皎然《桃花石枕歌贈(zèng)康從事》:
卞山幽石產(chǎn)奇璞,荊人至死采不著。
何人琢枕持贈(zèng)君,片片桃花開未落。
劍工見兮可為劍,玉工辨兮知非石。
至寶由來覽者稀,今君獨(dú)鑒應(yīng)欲惜。
何辭售與章天真,幸得提攜近玉人。
可中棄置君不顧,天生秀色徒璘玢。
四座喧喧爭(zhēng)目悅,巧過造化稱一絕。
莫言昨日因錯(cuò)磨,看取從來無點(diǎn)缺。
六月江南暑未闌,一尺花冰試枕看。
高窗正午風(fēng)颯變,室中不減春天寒。
主人所重重枕德,文章外飾徒相惑。
更有堅(jiān)貞不易心,與君天下為士則。
注釋參考
玉工
雕琢玉石的工人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,得寶玉徑尺……隣人無何,盜之以獻(xiàn) 魏王 。 魏王 召玉工相之。”《淮南子·氾論訓(xùn)》:“劍工惑劍之似莫邪者,唯 歐冶 能名其種;玉工眩玉之似碧盧者,唯 猗頓 不失其情?!?唐 陳子昂 《觀荊玉篇》詩:“勿信玉工言,徒悲 荊國(guó) 人?!?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玉》:“玉工辨璞高下定價(jià),而后琢之。”
知非
(1).五十歲的代稱?!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?!敝^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稱五十歲。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誠(chéng)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?!?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陸機(jī) 作賦之二年,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,三十四年之間,憂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除夜覘士》:“﹝ 陳楚產(chǎn) ﹞齒踰知非,始補(bǔ)弟子員。”
(2).省悟以往的錯(cuò)誤。 唐 趙嘏 《東歸道中》詩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” 寧調(diào)元 《東蛻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遙想待他年。”
皎然名句,桃花石枕歌贈(zèng)康從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到了不過相愛耳,未論此語是耶非
- 槐陰永未合,泉聲細(xì)猶聞作者:蕭穎士作品:早春過七嶺,寄題硤石裴丞廳壁
- 眾賓莫遽起,群寮且逡巡作者:白居易作品:郡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自此后在蘇州作
- 山中亦何有,寂寞誰與娛作者:趙蕃作品:次韻斯遠(yuǎn)二十七日道中見懷二首
- 蔡水冬不枯,唯愁夜冰結(jié)作者:梅堯臣作品:送丹陽新守李國(guó)博歸洪州
- 山川藏北狄,草木背東風(fēng)。
- 山風(fēng)熟異果,應(yīng)是供真仙。作者:皮日休作品: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·青欞子
- 今日方行第一程,看來已覺此身輕作者:吳芾作品: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涂中得十
- 幕下從容逢益友,胸中骯臟本家風(fēng)
- 聲和細(xì)管珠才轉(zhuǎn),曲度沉煙雪更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