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毛滂《蝶戀花》
城上春云低閣雨。漸覺春隨,一片花飛去。素頸圓吭鶯燕語。不妨緩緩歌金縷。墮紀(jì)頹綱公已舉。但見清風(fēng),蕭瑟隨談緒。借寇假饒?zhí)觳辉S。未須忙遣韶華暮。
注釋參考
借寇
《后漢書·寇恂傳》載 恂 曾為 潁川 太守,頗著政績,后離任。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囂 , 恂 從行至 潁川 ,百姓遮道謂 光武 曰:“愿從陛下復(fù)借 寇君 一年?!焙笠蛞浴敖杩堋睘榈胤缴贤炝艄倮舻牡涔?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哭吳興柳惲》詩:“霞區(qū)兩借 寇 , 貪泉 一舉巵?!?明 張居正 《贈袁太守入覲奏績序》:“余不佞,謹(jǐn)述公治郡狀,并致其借 寇 之意,敢以告於銓衡。”
假饒
(1).即使,縱使。 唐 李山甫 《南山》詩:“假饒不是神仙骨,終抱琴書向此游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六十:“又如好底物事,如腦子之屬,上面只著一點(diǎn)糞穢,便都壞了,不得為香矣。若是糞穢上面,假饒著一堆腦麝,亦不濟(jì)事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:“假饒容貌無差,畢竟心腸難變?!?/p>
(2).如果。 元 鄭光祖 《王粲登樓》第三折:“假饒不得風(fēng)雷信,千古無人識臥龍?!薄缎咽篮阊浴す鄨@叟晚逢仙女》:“他心愛著那一種花兒,寧可終日看玩。假饒那花主人要取一枝一朵來贈他,他連稱罪過,決然不要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卷五:“ 竹垞 《靜志居琴趣·詠繡鞋》云:‘假饒無意與人看,又何用明金壓繡!’”
不許
(1)
[must not;do not allow]∶不允許,不讓
不許說慌
(2)
[can't] [口]∶不能——用于反問句,強(qiáng)調(diào)其否定性
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(3)
[prohibit]∶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(jìn)行
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
詳細(xì)解釋(1).不允許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楚 愛 曹 、 衛(wèi) ,必不許也。”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秦王 怒,不許?!?唐 熊孺登 《日暮天無云》詩:“應(yīng)非暫呈瑞,不許出山川。” 茅盾 《曇》:“她時(shí)常想跑得遠(yuǎn)些,不愿長住在家中,然而父親又不許?!?/p>
(2).不贊許,不佩服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自古有的英雄,這將軍,皆不許。”
(3).不能。用于反問句,強(qiáng)調(diào)其否定性。如: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毛滂名句,蝶戀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