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夜行湖上》
月痕澹欲無,斗柄低半沒。
荒陂雁飛鳴,草屋牛臥齕。
我行湖邊路,霜冷刮病骨;斷堤沙水濕,屨滑??瞩?。
殘年垂七十,野處猶短褐。
窮死士所有,權(quán)門不可謁。
注釋參考
飛鳴
(1).邊飛邊鳴。 晉 潘岳 《射雉賦》:“越壑凌岑,飛鳴薄廩?!?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,非子也耶!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上海的兒童》:“他決不會飛鳴,也不會跳躍?!?/p>
(2).比喻顯身揚名。語本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﹝鳥﹞雖無飛,飛必沖天,雖無鳴,鳴必驚人。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五:“嗟我擯 南海 ,無由助飛鳴。” 宋 曾鞏 《雜詩》之一:“三季已千載,古道久荒榛,紛紛 東漢 士,飛鳴不當(dāng)辰?!?/p>
草屋
草屋 [cǎo wū]
釋義: 屋頂用稻草、麥秸等蓋的房子,大多簡陋矮小。
陸游名句,夜行湖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