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明何為,適口乎爾
出自宋代蘇轍《種藥苗二首其二種決》:
自我知非,卷去圖書。
閉目內(nèi)觀,妙見自如。
聞阿那律,無目而視。
決明何為,適口乎爾。
注釋參考
決明
植物名。豆科。一年生草本。偶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。夏秋開花,花黃色。莢呈長角狀,略有四棱。原產(chǎn)熱帶 美洲 ,我國各地皆有栽培。嫩苗、嫩果可食。種子稱決明子,代茶或供藥用,有清肝明目之功效。 唐 杜甫 《秋雨嘆》詩之一:“雨中百草秋爛死,階下決明顏色鮮。”參閱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決明》。
何為
為什么,何故。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敗,何為還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江河百谷,從何處生?東流到海,何為不溢?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兒罪當(dāng)笞,逐兒何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壯悔堂記》:“余向?yàn)樘茫x書其中,名之曰‘雜庸’?;蛟唬骸?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,身自滌器,與庸保雜作。子何為其然?’”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詢問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﹝ 劉稷 ﹞聞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圖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為者邪?’” 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(zèng)張仆射》詩:“新秋朝涼未見日,公早結(jié)束來何為?”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(bǔ)·上智·子產(chǎn)》:“ 子產(chǎn)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孫 何為?’ 子產(chǎn) 曰:‘説也。’”
(2).是什么?!逗鬂h書·何進(jìn)傳》:“大將軍稱疾不臨喪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詩:“平生生計(jì)何為者?三逕蒼苔十畝田。”
適口
適合口味?!端螘た琢罩畟鳌罚骸八什贿^一味,而陳必方丈,適口之外,皆為悅目之費(fèi)?!?唐 杜甫 《病橘》詩:“紛然不適口,豈只存其皮?!?明 焦竑 《玉堂叢語·刺毀》:“ 丘文莊 自製餅,軟膩適口?!薄赌鹾;ā返谄呋兀骸拔覀儾⒉唤芯?,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,用他菜吃吃適口些?!?/p>
乎爾
(1).語氣助詞。表感嘆?!墩撜Z·述而》:“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!”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由 孔子 而來,至於今百有餘歲,去圣人之世,若此其未遠(yuǎn)也;近圣人之居,若此其甚也。然而無有乎爾!則亦無有乎爾!” 趙岐 注:“乎爾者,嘆而不怨之辭也?!?/p>
(2).語氣助詞。表詢問。《穀梁傳·莊公三十年》:“何善乎爾?”
蘇轍名句,種藥苗二首其二種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