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沈括《古人鑄鑒》:
此工之巧智,后人不能造。
比得古鑒,皆刮磨令平,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。
。
世有透光鑒,鑒背有銘文,凡二十字,字極古,莫能讀。
以鑒承日光,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,在屋壁上了了分明。
人有原其理,以謂鑄時薄處先冷,唯背文上差厚后冷,而銅縮多。
文雖在背,而鑒面隱然有跡,所以于光中現(xiàn)。
予觀之,理誠如是。
然余家有三鑒,又見他家所藏,皆是一樣,文畫銘字無纖異者,形制甚古。
唯此鑒光透,其他鑒雖至薄者,皆莫能透。
意古人別自有術(shù) 。
選自 沈括——《夢溪筆談》
注釋參考
透光鑒
一種能透過光線的古銅鏡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器用》有科學(xué)的記載。當鏡面受日光或燈的聚光照射時,鏡背的銘文或紋飾便可投映在白壁上。上海博物館藏有 西漢 時代的這種古鏡。我國現(xiàn)已掌握透光鑒的鑄造技術(shù)。
銘文
銘文 (míngwén) inscription 指碑文 硬幣、勛章、獎?wù)?、紀念章、印章、器物上的文辭(大多鑄成或刻成)十字
(1).指物呈“十”字形?!稌x書·何曾傳》:“﹝ 曾 ﹞務(wù)在華侈……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?!?南朝 梁 吳均 《行路難》詩之三:“君不見西陵田,縱橫十字成陌阡?!?唐 劉禹錫 《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》詩:“三花秀色通書幌,十字春波繞宅墻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問到 陳乾娘 門首時,十字兒竹竿封著門。”
(2).十個字。參見“ 十字格 ”。
沈括名句,古人鑄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