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滿池塘霜送梅,疏林野色近樓臺(tái)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秋晚客興或?yàn)樯蚶ㄗ鳘荨?/h2>草滿池塘霜送梅,疏林野色近樓臺(tái)。
天圍故越侵云盡,潮上孤城帶月回。
客夢(mèng)冷隨楓葉斷,愁心低逐雁行來(lái)。
流年又喜經(jīng)重九,可意黃花是處開(kāi)。
草滿池塘霜送梅,疏林野色近樓臺(tái)。
天圍故越侵云盡,潮上孤城帶月回。
客夢(mèng)冷隨楓葉斷,愁心低逐雁行來(lái)。
流年又喜經(jīng)重九,可意黃花是處開(kāi)。
注釋參考
池塘
池塘 (chítáng) 蓄水的坑池,較小而淺 pond 澡塘中的浴池 pool送梅
(1).為梅送行。指觀看正在凋謝的梅花。 宋 陸游 有《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》詩(shī)。
(2).猶言送梅雨。《埤雅·釋木》:“今 江 、 湘 、二 浙 四五月之間,梅欲黃落,則水潤(rùn)土溽,礎(chǔ)壁皆汗,蒸鬱成雨,其霏如霧,謂之梅雨,沾衣服皆敗黦。故自 江 以南,三月雨謂之迎梅,五月雨謂之送梅?!?/p>
(3).猶出梅。 清 顧祿 《清嘉錄·黃梅天》:“又以入霉日雨主水,諺云:‘迎梅一寸,送梅一尺?!?/p>
疏林
亦作“疎林”。1.修剪林木的枝條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曇隆法師誄》:“開(kāi)石通澗,剔柯疏林?!?/p>
(2).稀疏的林木。 唐 王昌齡 《途中作》詩(shī):“墜葉吹未曉,疏林月微微?!?明 劉基 《小重山》詞:“城上高樓接海赮,疎林藏不盡欲棲鴉?!?潘漠華 《草野》一:“晨光透過(guò)疏林,金黃的,燦爛的,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?!?/p>
野色
原野或郊野的景色。 唐 白居易 《冀城北原作》詩(shī):“野色何莽蒼,秋聲亦蕭疏?!?宋 王安石 《見(jiàn)遠(yuǎn)亭一絕上王郎中》詩(shī):“野色軒楹外,霞光幾席間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谑幕兀骸俺饪茨茄睾泳爸隆瓍s也有野色撩人?!?/p>
樓臺(tái)
樓臺(tái) (lóutái) 〈方〉∶涼臺(tái) balcony 較高的臺(tái)榭,泛指樓(多用于詩(shī)詞戲曲) a high building; tower 近水樓臺(tái)蘇軾名句,秋晚客興或?yàn)樯蚶ㄗ鳘菝洹W⑨層上到y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