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視具僚忘匕箸,氣吞同列削寒溫。
出自唐朝溫庭筠《題李衛(wèi)公詩二首》
蒿棘深春衛(wèi)國門,九年于此盜乾坤。兩行密疏傾天下,
一夜陰謀達(dá)至尊。肉視具僚忘匕箸,氣吞同列削寒溫。
當(dāng)時(shí)誰是承恩者,肯有余波達(dá)鬼{1~1}村。
勢欲凌云威觸天,權(quán)傾諸夏力排山。三年驥尾有人附,
一日龍須無路攀。畫閤不開梁燕去,朱門罷掃乳鴉還。
千巖萬壑應(yīng)惆悵,流水斜傾出武關(guān)。
注釋參考
具僚
亦作“ 具寮 ”。1.官員;百官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梁雅歌·誠雅》之一:“出杳冥,隆無象,皇情肅,具僚仰?!薄侗笔贰钌邢鳌罚骸盎虻?zé)o百里,數(shù)縣并置;或戶不滿千,二郡分領(lǐng)。具僚以眾,資費(fèi)日多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載文》:“至於近古則不然。凡百具寮,王公卿士,始有褒崇,則謂其珪璋特達(dá),善無可加;旋有貶黜,則比諸斗筲下才,罪不容責(zé)?!?/p>
(2).特指一般官吏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雜記》:“ 崔安潛 鎮(zhèn) 西川 , 李鋌 為小將。 廣明 初,駕幸西 蜀 , 鋌 乃 蜀 帥帶平章事。 安潛 乃具寮耳。曾趨走,人皆美之?!?/p>
匕箸
亦作“ 匕筯 ”。1.食具,羹匙和筷子?!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罚骸?先主 方食,失匕箸?!?唐 劉禹錫 《為杜相公謝就宅賜食狀》:“舉其匕筯,若負(fù)丘山?!薄督鹗贰W散端傳》:“ 楠 方食,擲匕筯于案?!?蘇曼殊 《絳紗記》:“此人不勝匕箸,何能為盜?”
(2).指飲食。 宋 陸游 《曉出湖邊摘野蔬》詩:“行迎風(fēng)露衣巾爽,浄洗膻葷匕筯香。” 清 戴名世 《吳宏表稿序》:“顧有思得山海之珍、遠(yuǎn)方之奇異以為快,雖其未必皆可於口,而匕箸之所須,非是不飽焉。”
氣吞
謂一口氣吞下。形容氣勢很大。 宋 陸游 《雨三日歌》:“興來尚能氣吞酒,詩成不覺淚漬筆?!?宋 辛棄疾 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:“想當(dāng)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。” 清 惲敬 《刑部尚書金公墓志銘》:“我公得之,大水破沙,力刷其阻,氣吞其涯?!?/p>
同列
同列 (tóngliè) 位次相同。 the same precedence (seating arrangement)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 君與廉頗同列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序八州而朝同列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寒溫
(1).冷暖。《晏子春秋·諫下十三》:“故 魯 工不知寒溫之節(jié),輕重之量,以害正生,其罪一也?!薄稘h書·京房傳》:“其説長於災(zāi)變,分六十四卦,更直日用事,以風(fēng)雨寒 溫為 候。” 唐 元稹 《祭翰林白學(xué)士太夫人文》:“﹝太夫人﹞減旨甘之直,續(xù)鹽酪之資,寒溫必服,藥餌必時(shí)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和始平公見寄》詩:“違離詎幾時(shí),風(fēng)色變寒溫?!?/p>
(2).指問候冷暖起居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忽有客通名詣 瞻 ,寒溫畢,聊談名理?!?元 尚仲賢 《柳毅傳書》第三折:“施禮罷,敘寒溫?!薄都t樓夢》第一○五回:“眾親友也有認(rèn)得 趙堂官 的,見他仰著臉不大理人,只拉著 賈政 的手笑著説了幾句寒溫的話?!?管樺 《將軍河》第一部第四一章:“﹝ 董士清 ﹞不自然地呲著牙,滿口寒溫:‘諸位冷不冷啊?辛苦啦!’”
(3).中醫(yī)指兩種藥性,寒性或溫性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序例·神農(nóng)本經(jīng)名例》:“藥有酸、咸、甘、苦、辛五味,又有寒、熱、溫、涼四氣。”注引 宗奭 曰:“寒、熱、溫、涼,是藥之性?!?魯迅 《二心集·“好政府主義”》:“因?yàn)樽匀裰髁x以至無政府主義,無論它性質(zhì)的寒溫如何,所開的究竟還是藥名。”
溫庭筠名句,題李衛(wèi)公詩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