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非友宜當,實可師而效
出自宋代王令《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因寄此》:
始予既迂疏,城郭非所樂。
聞吳富山水,思往頗計校。
脫身東南來,見實與聞效。
吳之山棱棱,吳水清不撓。
豈無適之徑,以可泳以棹。
而獨何為然,反門自閑罩。
念我西北州,數子吳莫較。
正心醇無醨,粹行瑩不皰。
遞言張圣賢。
賡口唱弟孝。
大非友宜當,實可師而效。
我愚不敢望,時以管覘豹。
進如暗赴明,退必丑厭貌。
自恥以別白,疾匝天地趠。
坐思朝成癡,夢遇夜不覺。
山水雖素喜,實不如誨教。
鳴呼何時歸,作詩以自鬧。
注釋參考
宜當
表示情理上必須如此。猶應當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節(jié)士》:“如不從先君之命而與子,我宜當立者也, 僚 惡得為君?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楊儀傳》:“ 儀 既領,軍還,又誅討 延 ,自以為功勛至大,宜當代 亮 秉政?!?唐 韓愈 《送浮屠文暢師序》:“如吾徒者,宜當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?!?/p>
謂恰切,適當。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吁嗟苦駑緩,但懼失宜當?!?宋 黃庭堅 《宿舊彭澤懷陶令》詩:“欲招千載魂,斯文或宜當。”
王令名句,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因寄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