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蒲壽宬《燈蛾》:
出暗亦已顯,傅翼乃不任。
趨炎弗知止,倏忽游燧林。
不見異域傳,乃有噉火禽。
注釋參考
傅翼
添翼。常比喻給兇殘者以權(quán)力地位等,使之更易于作惡?!兑葜軙ゅ毁印罚骸盁o虎傅翼,將飛入宮,擇人而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張既傳》:“若便以軍臨之,吏民 羌 胡 必謂國家不別是非,更使皆相持著,此為虎傅翼也。”《梁書·賀琛傳》:“如復(fù)傅翼,增其搏噬,一何悖哉!” 清 唐孫華 《夏日齋中讀書》詩之三:“戴角無上齒,傅翼恒兩足。物生有定分,彼贏此或縮?!?/p>
不任
(1).不能忍受;不能勝任?!逗鬂h書·皇后紀(jì)下·獻(xiàn)帝伏皇后壽》:“ 操 后以事入見殿中,帝不任其憤,因曰:‘君若能相輔,則厚,不爾,幸垂恩相捨。’” 唐 韓愈 《復(fù)志賦》:“既識(shí)路又疾驅(qū)兮,孰知余力之不任?!?/p>
(2).猶不勝,表示程度極深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賜甘露啟》:“慈旨曲洽,頒此祥賚,不任欣荷,謹(jǐn)以啟事謝以聞。” 唐 韓愈 《答魏博田仆射書》:“即日 愈 蒙免,蒙恩改職事,不任感懼。”
蒲壽宬名句,燈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