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江淹《劉太尉琨傷亂》:
皇晉遘陽九,天下橫氛霧。
秦趙值薄蝕,幽并逢虎據。
伊余荷寵靈,感激徇馳騖。
雖無六奇術,冀與張韓遇。
寧戚叩角歌,桓公遭乃舉。
荀息冒險難,實以忠貞故。
空令日月逝,愧無古人度。
飲馬出城濠,北望沙漠路。
千里何蕭條,白日隱寒樹。
投袂既憤懣,撫枕懷百慮。
功名惜未立,玄發(fā)已改素。
時哉茍有會,治亂惟冥數。
注釋參考
陽九
(1).古代術數家的學說。其說有二:(1)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內有旱災九年,謂之“陽九”。其余尚有陰九、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等,陽為旱災,陰為水災。從入元至陽三,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,災歲五十七年,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,為一元之氣終。舉其平均數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?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戹曰:初入元,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;次四百八十,陽九;次七百二十,陰七;次七百二十,陽七;次六百,陰五;次六百,陽五;次四百八十,陰三;次四百八十,陽三。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,與一元終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,災歲五十七?!?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百六陽九》:“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,以歷志考之,其名有八。初入元百六曰陽九,次曰陰九;又有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,皆謂之災歲。大率經歲四千五百六十,而災歲五十七。以數計之,每及八十歲,則值其一。今人但知陽九之厄,云經歲者,常歲也?!?2)太乙數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“陽九”,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“百六”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七:“此外有所謂太乙數,能知運祚災祥,刀兵水火,陰晴風雨……蓋太乙數中,??缄柧?,百六之數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,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。陽九,奇數也,為陽數之窮。百六,偶數也,為陰數之窮。大抵歲運值之,終有厄會。 洪文敏 公《五筆》中,載陽九、百六之説,與此不同。”
(2).道家稱天厄為陽九,地虧為百六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,小百六。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 唐 黃滔 《融結為河岳賦》:“則有龜負龍擎,文籍其陽九陰六; 共 觸 愚 移,傾缺其天樞地軸?!眳㈤啞鹅`寶天地運度經》。
(3).指災荒年景和厄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會遭陽九,炎光中矇。 世祖 撥亂,爰建時雍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而猶有 李靈耀 作梗, 田承嗣 負恩,命將出軍,勞師弊賦者,蓋陽九之未泰,豈君道之過歟!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問卜》:“中途自傷分鳳友,念他鄉(xiāng)戰(zhàn)骨誰收,奈何薄命遭陽九?!?清 錢謙益 《慈光寺》:“嗚呼!卅年來滄桑逼陽九?!?/p>
下橫
下首的一邊。 魯迅 《彷徨·肥皂》:“合家的人們便都齊集在中央的桌子周圍。燈在下橫,上首是 四銘 一人居中。”
氛霧
(1).霧氣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仲冬行夏令,則其國乃旱,氛霧冥冥,雷乃發(fā)聲?!?鄭玄 注:“氛霧冥冥……霜露之氣散相亂也?!薄吨軙の牡奂o下》:“從旦至未,戰(zhàn)數十合,氛霧四塞,莫能相知。” 清 吳敏樹 《九日鹿角登高》詩序:“秋之氣清以肅,氛霧收而天高。” 王統(tǒng)照 《沉船》:“他望著往海碼頭去的小道,枯黃的草葉上浮動著氛霧的密點,就像張下一個霧網似的。”
(2).比喻世道混亂或戰(zhàn)亂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惜賢》:“竢時風之清激兮,愈氛霧其如塺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劉琨<傷亂>》:“皇 晉 遘陽九,天下橫氛霧?!?前蜀 杜光庭 《中和秦中化龍池醮詞》:“掃渠兇於北陸,清氛霧於中原?!?宋 曾鞏 《送程公辟使江西》詩:“過臨有幸破氛霧,奮厲方欣入陶冶?!?/p>
江淹名句,劉太尉琨傷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