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改延洪祚,因成揖讓朝
出自唐代元稹《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》:
不改延洪祚,因成揖讓朝。
謳歌同戴啟,遏密共思堯。
雨露施恩廣,梯航會葬遙。
號弓那獨切,曾感昔年招。
前春文祖廟,大舜嗣堯登。
及此逾年感,還因是月崩。
壽緣追孝促,業(yè)在繼明興。
儉詔同今古,山川繞灞陵。
七月悲風起,凄涼萬國人。
羽儀經巷內,輼轉城闉。
ǖ暝色依陵早,秋聲入輅新。
自嗟同草木,不識永貞春。
注釋參考
洪祚
(1).隆盛的國運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十反·陽翟令左馮翊田煇》:“俱合純懿,不隕洪祚?!?晉 陸云 《登臺賦》:“誕洪祚之遠期兮,則斯年於有萬?!?/p>
(2).洪福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景皇蒸哉,實啟洪祚?!?/p>
揖讓
(1).賓主相見的禮儀?!吨芏Y·秋官·司儀》:“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,以詔儀容、辭令、揖讓之節(jié)?!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子大叔 見 趙簡子 , 簡子 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,對曰:‘是儀也,非禮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,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,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讓盤旋,吾未見焚之自息也?!?/p>
(2).指禮樂文德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揖讓而天下治者,禮樂之謂也?!眳⒁姟?三揖三讓 ”。
(3).禪讓。讓位于賢?!俄n非子·八說》:“古者人寡而相親,物多而輕利易讓,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……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,非圣人之治也?!薄赌淆R書·劉祥傳》:“故揖讓之禮,行乎 堯 舜 之朝,干戈之功,盛於 殷 周 之世。” 徐特立 《關于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》:“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,是歷史發(fā)展一個必然階段?!?/p>
元稹名句,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