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歲暮書事十二首》:
原廟依岡起,傳聞世祖營。
南陽無雊雉,熊耳合投兵。
霜日蓬原路,天風(fēng)柏殿聲。
山川英氣在,不負(fù)昔聞名。
注釋參考
南陽
南陽 (Nányáng) 郡名,現(xiàn)在湖北省襄陽縣一帶 Nanyang 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。——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雊雉
猶雉雊。指變異之兆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兗州箴》:“ 丁 感雊雉, 祖己 伊忠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昔者 高宗 成王 感於雊雉、暴風(fēng)之變,脩身自改,而享豐昌之福也?!薄稘h書·杜周傳》:“ 高宗 遭雊雉之戒,飭己正事,享百年之壽, 殷 道復(fù)興?!眳⒁姟?雉雊 ”。
熊耳
(1).山名。在 河南省 宜陽縣 。 秦嶺 東段支脈?!稌び碡暋罚骸皩?dǎo) 洛 自 熊耳 ?!?孔 傳:“在 宜陽 西?!薄逗鬂h書·劉盆子傳》:“ 樊崇 乃將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……積兵甲 宜陽城 西,與 熊耳山 齊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 洛水 之北有 熊耳 ,雙巒競舉,狀同熊耳。在 宜陽 也?!?宋 陸游 《小出塞曲》:“明日受降處,甲齊 熊耳 高?!?/p>
(2).山名。在 湖南省 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南伐至 召陵 ,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漢 ?!?司馬貞 索隱引《荊州記》:“ 耒陽 、 益陽 二縣東北有 熊耳 ,東西各一峯,狀如熊耳,因以為名?!?/p>
投兵
(1).向人投擲兵刃。謂誅殺。《后漢書·張奐傳論》:“自 鄛鄉(xiāng) 之封,中官世盛,暴恣數(shù)十年閒,四海之內(nèi),莫不切齒憤盈,愿投兵於其族?!?/p>
(2).放下武器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順帝紀(jì)下》:“愚戇自陷不義,實(shí)恐投兵之日,不免孥戮也?!?/p>
張耒名句,歲暮書事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