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之望《浯溪中興頌碑》:
蜀日既衰洛日亡,前星靈武騰光芒。
元功百戰(zhàn)兩京復(fù),萬里阿瞞歸故鄉(xiāng)。
干戈紛紛遍四海,浯碑已立湘江旁。
太師艱難喜粗定,作此大字龍鸞翔。
紙摹縑搨四百載,家家傳寶逾琳瑯。
唐文中世未變古,燕許偶儷為班揚(yáng)。
次山之文可也簡(jiǎn),此頌未追周魯商。
祿山滔天等窮澆,春秋之法誅無將。
騁兵二字斥邊將,此語豈足懲奸強(qiáng)。
末篇三章頗辭費(fèi),筆力不復(fù)能鏗鏘。
磨崖勒銘亦何有,反復(fù)自贊乃爾詳。
向來各人過許與,舉世附和無雌黃。
淮西仆碑無墨客,惜哉不得逢鍾王。
注釋參考
唐文
指古代圣賢的禮樂制度。唐,指 唐堯 ?!逗鬂h書·崔駰傳》:“今圣上之育斯人也,樸以皇質(zhì),雕以唐文?!?李賢 注:“ 孔子 曰:‘大哉 堯 之為君也,煥乎其有文章。’故言 唐 文?!?/p>
中世
中世 (zhōngshì) 即“中古” Middle Ages 中世逐于智謀?!俄n非子·五蠹》燕許
唐玄宗 時(shí)名臣 燕國(guó)公 張說 、 許國(guó)公 蘇颋 的并稱。兩人皆以文章顯世,時(shí)號(hào)“燕許大手筆”。見《新唐書·蘇颋傳》。 唐 李涉 《題溫泉》詩:“當(dāng)時(shí) 姚 宋 并 燕 許 ,盡是 驪山 從駕人?!?宋 王鞏 《王氏談錄·李衛(wèi)公文》:“公亟稱 李衛(wèi)公 之文,謂不減 燕 許 。” 清 趙翼 《后園居》詩:“自命 韓歐 家,羣奉 燕 許 名?!?金 松岑 《文學(xué)上之美術(shù)觀》:“惟碑銘壯麗,涵蓋眾長(zhǎng),修則萬言,簡(jiǎn)可十字, 燕 許 手筆, 左 馬 史才,鎔為一器,文章之極軌哉!”
偶儷
駢體;對(duì)偶。 宋 蘇軾 《徐州鹿鳴燕賦詩敘》:“余於 嘉祐 之末,以進(jìn)士入官,偶儷之文,疇昔所上?!?金 王若虛 《文辨三》:“ 東坡 之文……為四六而無俳諧偶儷之弊,為小詞而無脂粉纖艷之失?!?明 宋濂 《<剡源集>序》:“辭章至于 宋 季,其敝甚久。公卿大夫視應(yīng)用為急,俳諧以為體,偶儷以為奇,靦然自負(fù)其名高。” 樊增祥 《兒輩初學(xué)屬對(duì)》詩:“自古文章珍偶儷,南 彭 北 紀(jì) 勉追從?!?/p>
班揚(yáng)
(1).猶宣揚(yáng)。 漢 陳琳 《為袁紹檄豫州文》:“廣宣恩信,班揚(yáng)符賞。” 三國(guó) 魏 吳質(zhì) 《在元城與魏太子箋》:“奉遵科教,班揚(yáng)明令?!?/p>
(2). 漢 班固 和 揚(yáng)雄 的并稱,二人以擅辭賦著名。 南朝 宋 王僧達(dá) 《祭顏光祿文》:“義窮幾彖,文蔽 班 揚(yáng) ?!?唐 杜甫 《哭臺(tái)州鄭司戶蘇少監(jiān)》詩:“ 班 揚(yáng) 名甚盛, 嵇 阮 逸相須?!?明 張居正 《祭秦白崖先生文》:“揖 班 揚(yáng) ,掩 陸 謝 ?!?沉德鏞 《杜子美誕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紀(jì)念賦此以申私仰》詩:“異代 班 揚(yáng) 原并駕,舊時(shí) 高 李 共登臺(tái)?!?/p>
王之望名句,浯溪中興頌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