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人不必武陵源,蕩有芙蓉溪有蓀
出自宋代吳泳《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》:
避人不必武陵源,蕩有芙蓉溪有蓀。
弄水澆花心自遠,何妨酌客兩三尊。
注釋參考
避人
猶避世。 唐 吳融 《偶書》詩:“只此無心便無事,避人何必 武陵源 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一·阮懷寧》:“ 阮 避人於此山,每夕與狎客飲,以三鼓為節(jié)?!币嘀副苁乐?。 清 方文 《乾明寺雜詠》:“野寺荒涼三五間,避人于此暫休閒?!?/p>
不必
不必 (bùbì) 無須,不一定,沒有必要 need not;not have to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?!啤ろn愈《師說》武陵源
(1).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載: 晉 太元 中, 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 ,見其屋舍儼然,有良田美池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,男女老少怡然自樂。村人自稱先世避 秦 時亂,率妻子邑人來此,遂與外界隔絕。后漁人復(fù)尋其處,“迷不復(fù)得”。后以“武陵源”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。 唐 宋之問 《宿清遠峽山寺》詩:“寥寥隔塵事,何異 武陵源 ?!?唐 李白 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》詩:“功成拂衣去,歸入 武陵源 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即事》詩之七:“歸來向人説,疑是 武陵源 ?!币嘧鳌?武陵灘 ”、“ 武陵川 ”。 唐 汪遵 《東海》詩:“同作危時避 秦 客,此行何似 武陵灘 ?!?唐 皇甫冉 《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》詩:“寒侵 赤城 頂,日照 武陵川 ;若覽名山誌,仍聞《招隱》篇?!?明 唐順之 《廣德道中》詩:“倘遇 秦 人應(yīng)不識,只疑誤入 武陵川 ?!?/p>
(2).亦作“ 武陵溪 ”。 東漢 劉晨 、 阮肇 入 天臺山 迷不得返,饑食桃果,尋水得大溪,溪邊遇仙女,并獲款留。及出,已歷七世,復(fù)往,不知何所。后成文人經(jīng)常援引的典故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》。 唐 王之渙 《惆悵詞》之十:“ 晨 肇 重來路已迷,碧桃花謝 武陵溪 ?!?元 無名氏 《貨郎旦》第三折:“多管為殘花幾片,悮 劉晨 迷入 武陵源 ?!?元 曾瑞 《留鞋記》第一折:“有緣千里能相會, 劉晨 曾入 武陵溪 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尋夢》:“為甚呵,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?也則為水點花飛在眼前?!?/p>
芙蓉
芙蓉 (fúróng) 芙蓉花。中國的錦葵植物( Hibiscus mutabilis ),花美麗,白色或粉紅色,在夜間變深紅色 cottonrose hibiscus 荷花的別名。睡蓮科。多年生水生草木 lotus吳泳名句,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貪婪地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