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春來食不繼戲作》:
久臥窮閻困負(fù)薪,何妨掃盡太倉陳。
瘦如飯顆吟詩面,饑似柴桑乞食身。
犧象未應(yīng)殊斷木,江湖底處有窮鱗?大冠長劍人看好,不換茅檐一幅巾。
注釋參考
飯顆
(1).指飯粒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演雅》詩:“提壺猶能勸沽酒,黃口只知貪飯顆。伯勞饒舌世不問,鸚鵡纔言便關(guān)鏁。”
(2).見“ 飯顆山 ”。
吟詩
(1).作詩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蘇軾以吟詩下吏》:“ 蘇軾 以吟詩有譏訕,言事官章疏狎上,朝廷下御史臺(tái)差官追取?!?清 杜濬 《一杯嘆》詩:“坐使吟詩作賦興索然,眼見斯文從此廢?!?/p>
(2).吟誦詩歌。 茅盾 《子夜》九:“吟詩的 杜新籜 也看見了,放下筷子,站起來招呼?!?巴金 《雪》第一章:“原來他們斜對(duì)面座位上的一個(gè)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搖頭擺腦地吟詩?!?/p>
柴桑
(1).古縣名。 西漢 置,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東漢 末, 諸葛亮 見 孫權(quán) 于此,共圖抗 曹 。 晉 以后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廢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鼓洪濤於 赤岸 ,淪餘波乎 柴桑 ?!?/p>
(2).借指 晉 陶潛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稱。 清 錢謙益 《吳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婁水 為 潯陽 ,即家園為 廬 阜,飲 柴桑 之酒,一觴獨(dú)進(jìn);鼓 少文 之琴,眾山皆響。” 陳三立 《次韻黃知縣苦雨》:“陸沉共有神州痛,休問 柴桑 漉酒巾?!?/p>
(3).據(jù)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載,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,有腳疾,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。后因以“柴?!贝腹世铩?清 趙翼 《哭亡兒耆瑞》詩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題墓,歸到 柴桑 孰舁輿?”
乞食
乞食 (qǐshí) 乞討食物 beg for food陸游名句,春來食不繼戲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