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毛滂《玉樓春十二首》
長安回首空云霧。春夢覺來無覓處。冷煙寒雨又黃昏,數(shù)盡一堤楊柳樹。楚山照眼青無數(shù)?;纯诔鄙邥远?。西風(fēng)吹面立蒼茫,欲寄此情無雁去。
當(dāng)日嶺頭相見處。玉骨冰肌元淡佇。近來因甚要濃妝,不管滿城桃杏妒。酒暈?zāi)樝即喊刀?。認(rèn)是東皇偏管顧。生羅衣褪為誰羞,香冷熏爐都不覷。
今朝何以為公壽。極貴長年公素有。庭階不乏長芝蘭,少翁又是廷臣右。三能粲粲依魁秀。八柱魏魏蟠地厚?;始也穬匀f斯年,年光長轉(zhuǎn)洪鈞手。
泥銀四壁盤蝸?zhàn)C髟乱煌デ餄M院。不知陶菊總開無,但見杜苔新雨遍。去年醉倒云為簟。未盡百壺驚日短。小云今夜伴牢愁,好在鳳凰春未晚。
蕊珠宮里三千女。滴粉為春塵不住。月華冷處欲迎人,七里香風(fēng)生滿路。一枝誰寄長安去。想得韶光能幾許。醉翁滿眼玉玲瓏,直到煙空云盡處。
三衢太守文章伯。七月政成如戲劇。坐中咳唾落珠璣,筆下神明飛霹靂。才高莫恨溪山窄。且與燕公添秀發(fā)。風(fēng)流前輩漸無多,好在魏公門下客。
我公兩器兼文武。談笑巖廊無治古。紅顏綠發(fā)已官高,赤舄繡裳今仲父。我欲形容無妙語。頌?zāi)虑屣L(fēng)須吉甫。望公聊比泰山云,歲歲年年天下雨。
西風(fēng)吹冷沈香篆。門掩小晴紅葉院。臥看黃{1~1}菊送重陽,露重?zé)熀ㄎ幢?。衰翁病怯琉璃簟。日日愁侵霜鬢短。一杯菊葉小云團(tuán),滿眼蕭蕭松竹晚。
小園半夜東風(fēng)轉(zhuǎn)。吹皺冰池云母面。曉披閶闔見朝陽,知向碧階添幾線。小煙弄柳晴先暖。殘雪禁梅香尚淺。殷勤洗拂舊東君,多少韶華聊借看。
壓玉為漿麟作。珠樹瓊葩長不謝。翠簾繡暖燕歸來,寶鴨花香蜂上下。沙堤佩馬催公駕。月白風(fēng)清天不夜。重來赫赫照巖廊,不動堂堂凝太華。
一春花事今宵了。點(diǎn)檢落紅都已少。阿誰追路問東君,祗有青青河畔草。尊前不信韶華老。酒意妝光相借好。檐前暮雨亦多情,未做朝云容易曉。
一年滴盡蓮花漏。碧井酴酥沈凍酒。曉寒料峭尚欺人,春態(tài)苗條先到柳。佳人重勸千長壽。柏葉椒花芬翠袖。醉鄉(xiāng)深處少相知,祗與東君偏故舊。
以上毛滂作品《玉樓春》共12首
注釋參考
羅衣
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。 漢 邊讓 《章華賦》:“羅衣飄颻,組綺繽紛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羅衣何飄飄,輕裾隨風(fēng)還?!?唐 杜甫 《黃草》詩:“萬里秋風(fēng)吹 錦水 ,誰家別淚溼羅衣?” 明 周在 《閨怨》詩:“ 江 南二月試羅衣,春盡 燕山 雪尚飛?!?/p>
熏爐
亦作“燻爐”。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爐子。 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·悲夫》:“御燻爐兮長不暖,對巵酒兮憂恒滿。” 唐 張曙 《浣溪沙》詞:“枕障熏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爾應(yīng)知?!薄缎绿茣x衛(wèi)志上》:“朝日,殿上設(shè)黼扆、躡席、熏爐、香案?!?宋 李清照 《浣溪沙》詞:“玉鴨熏爐閒瑞腦,朱櫻斗帳掩流蘇,遺犀還解辟寒無?” 宋 范成大 《卜算子》詞:“半夜清香入夢來,從此燻爐冷。”
毛滂名句,玉樓春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