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
環(huán)滁皆山也。
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琊也。
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。
峰回路轉(zhuǎn),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
作亭者誰?山之僧智仙也。
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
太守與客來飲于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醉翁也。
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
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云歸而巖穴暝,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
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(fēng)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
朝而往,暮而歸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
至于負(fù)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樹,前者呼,后者應(yīng)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
臨溪而漁,溪深而魚肥。
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;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
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,射者中,弈者勝,觥籌交錯,起坐而喧嘩者,眾賓歡也。
蒼顏白發(fā),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
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。
樹林陰翳,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。
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;人知從太守游而樂,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。
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太守謂誰?廬陵歐陽修也。
注釋參考
已而
已而 (yǐ’ér) 不久;后來 soon 突然雷電大作,已而大雨傾盆 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?!?宋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已而英、 霍山師大起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罷了;算了 let it be 時而(疊用) sometimes…sometimes… 旁觀皆為之嘻笑,已而嘆駭,已而怒罵?!巍?陳亮《甲辰答朱元晦書》夕陽
夕陽 (xīyáng) 傍晚的太陽 the setting sun 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?!钌屉[《登樂游原》人影
(1).人的身影。 唐 張謂 《送裴侍御歸上都》詩:“江月隨人影,山花趁馬蹄?!?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人影在地,仰見明月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三:“極目荒涼,黯黯的夕陽,投著散亂的人影?!?/p>
(2).指人的蹤跡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八:“此道人未必是好人了。喫酒喫肉,又在此荒山居住,沒個人影的所在?!?/p>
散亂
散亂 (sǎnluàn) 不整齊;沒條理;紛亂 messy 散亂的頭發(fā) 桌子上散亂地放著各種文具、書籍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(shè)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賓客
賓客 (bīnkè) guest;visitor 客人的總稱 賓客盈門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 門客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得,皆白衣冠以送之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歐陽修名句,醉翁亭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