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羅隱《江邊有寄》:
江邊舊業(yè)半雕殘,每軫歸心即萬端。
狂折野梅山店暖,醉吹村笛酒樓寒。
只言圣代謀身易,爭奈貧儒得路難。
同病同憂更何事,為君提筆畫漁竿。
注釋參考
圣代
舊時對于當代的諛稱。 晉 陸云 《晉故豫章內(nèi)史夏府君誄》:“熙光圣代,邁勛九區(qū)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故與夫篇什,雜而集之,遠自 周 室,迄于圣代,都為三十卷,名曰《文選》云耳?!?唐 李白 《獻從叔當涂宰陽冰》詩:“吾家有季父,杰出圣代英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》詩之一:“圣代空嗟骨相癯,常裁別體闢榛蕪。”
謀身
為自身打算。 唐 盧綸 《春日書情贈別司空曙》詩:“壯志隨年盡,謀身意未安?!薄督鹗贰む噧皞鳌罚骸捌秸抡?完顏守貞 曰:‘ 儼 有才力,第以謀身為心。’” 景耀月 《送邵質(zhì)侯歸國和留別原韻》:“叔世謀身拙,迷陽悟道窮?!?/p>
爭奈
怎奈;無奈。 唐 顧況 《從軍行》之一:“風寒欲砭肌,爭奈裘襖輕?” 宋 張先 《百媚娘》詞:“樂事也知存后會,爭奈眼前心里?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春光在眼前,爭奈玉人不見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四回:“爭奈他自己不爭氣,終日在公館里,同那些底下人鬼混。”
貧儒
貧窮的讀書人。 唐 羅隱 《江邊有寄》詩:“只言圣代謀身易,爭奈貧儒得路難?!?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三:“ 范正平 子夷 , 忠宣公 子也。勤苦學問,操履甚於貧儒?!?清 焦循 《張滌園治昆明記》:“ 滌園 每行縣,見儒之貧而美者,富人之有女者,則勸為昏姻,往往富人得佳壻,貧儒得富妻?!?/p>
得路
(1).指仕途得志。 唐 孟郊 《傷時》詩:“男兒得路即榮名,邂逅失途成不調(diào)?!?/p>
(2).當?shù)溃敊?quán)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上:“是時文學相高,公道大振,得路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送唐伯玉還朝》詞:“憶當年, 天章閣 上, 建明 尤偉, 慶歷 諸賢方得路,便不容他老子?!?/p>
羅隱名句,江邊有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智能手機大亨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