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卜算子·感舊》:
蜀客到江南,長憶吳山好。
吳蜀風流自古同,歸去應須早。
還與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
莫惜尊前仔細看,應是容顏老。
注釋參考
吳蜀
(1). 三國 時的 吳國 與 蜀國 ?!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罚骸敖竦扇毁澠浞?蜀 ,而自説新?lián)T郡,未可興動, 吳 必不敢越我而獨取 蜀 。如此進退之計,可以收 吳 蜀 之利?!薄稌x書·愍帝紀論》:“ 王彌 者, 青州 之散吏也……新起之寇,烏合之眾,非 吳 蜀 之敵也?!?/p>
(2).泛指 吳 地與 蜀 地。《宋史·儒林傳六·陳亮》:“夫 吳 蜀 天地之偏氣, 錢塘 又 吳 之一隅。”
風流
風流 (fēngliú) 風采特異,業(yè)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(shù)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;loose 如此風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{1|1}情特點或se{1|1}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 遺風,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風度;儀表 demeanor;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?!?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跡》 風韻,多指好儀態(tài) charm [黛玉]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(tài)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癥。——《紅樓夢》自古
(1).從古以來。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:“我取其陳,食我農人,自古有年?!薄墩撜Z·顏淵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。” 宋 歐陽修 《定風波》詞:“任是好花須落去,自古?!?/p>
(2).泛指從前。 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歸去
歸去 (guīqù)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,今當歸去應須
(1).應當;應該。 唐 杜甫 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:“尤工遠勢古莫比,咫尺應須論萬里?!?宋 張孝祥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人物應須天上去,一日君恩三接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十回:“你既明白這個道理,應須知道好即是壞,壞即是好,同那月球的明暗,是一個道理。”
(2).一應所需?!顿Y治通鑒·唐肅宗至德元載》:“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, 隴西郡 司馬 劉秩 試守右庶子……應須士馬、甲仗、糧賜等,并於當路自供。”
蘇軾名句,卜算子·感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