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山楚水紀(jì)所由,湘累老枚寧匹儔
出自宋代陳造《贈(zèng)送行六子》:
引身漂然不系舟,呂梁滟澦皆安流。
江湖萬(wàn)頃浮一鷗,此心元世常休休。
吳山楚水紀(jì)所由,湘累老枚寧匹儔。
琢句亦復(fù)晨羞,搯抉肝腎掉白頭。
歲六十四方佐州,計(jì)原夫日無(wú)乃優(yōu)。
客路日月迅且遒,朱顏壯志逝莫留。
吾聊爾爾賦遠(yuǎn)游,山川自可卷軸收。
老懷槁暴今膏油,油訪峴山石吊莫愁。
庸隨大楚皆萍浮,顧我不樂(lè)夫何求。
緬思六客同獻(xiàn)酬,如挹韓眾追浮丘。
注釋參考
吳山
(1).山名。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。參見(jiàn)“ 吳岳 ”。
(2).山名。又名 胥山 。俗稱 城隍山 。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。 南宋 初, 金 主 亮 南侵,揚(yáng)言欲立馬于此。 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卷三:“ 金 海陵 ( 海陵王 ,即 金 主 完顏亮 )閲 柳 ( 柳永 )詞‘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句,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?!?/p>
(3). 吳 地的山。 三國(guó) 吳 故地的山?!段倪x·謝朓<和伏武昌登孫權(quán)故城>》詩(shī):“鵲起登 吳 山,鳳翔陵 楚 甸?!?李善 注:“ 孫 氏初基 武昌 ,后都 建鄴 ?!?清 陳維崧 《卜算子·阻閘瓜步》詞:“風(fēng)急 楚 天秋,日落 吳 山暮?!?/p>
(4). 吳 地的山。 春秋 吳 故地的山。 唐 賈島 《送朱可久歸越中》詩(shī):“ 吳 山侵 越 眾, 隋 柳入 唐 疏?!?明 徐渭 《三茅觀觀潮》詩(shī):“ 吳 山石頭坐秋風(fēng),帶著高冠拂云霧?!?/p>
(5). 吳 地的山。常泛指 江 南的山。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 吳 山 楚 澤行徧,只欠到 瀟 湘 ?!?/p>
見(jiàn)“ 吳坂 ”。
楚水
(1).水名。一名 乳水 。即今 陜西省 商縣 西乳河 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丹水》:“ 楚水 注之,水源出 上洛縣 西南 楚山 。昔四皓隱於 楚山 ,即此山也。其水兩源合舍於 四皓廟 東,又東逕 高車(chē)嶺 南,翼帶眾流,北轉(zhuǎn)入 丹水 ?!?/p>
(2).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澤。 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》:“橫弧於 楚 水之蛟,飛鏃於 吳亭 之虎。”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明月灣尋賀九不遇》詩(shī):“ 楚 水日夜緑,傍 江 春草滋。” 宋 蘇軾 《憶江南寄純?nèi)纭吩?shī)之一:“ 楚 水別來(lái)十載, 蜀 山望斷千重?!?元 趙善慶 《寨兒令·泊潭州》曲:“暮靄西收, 楚 水東流,煙草替人愁?!?/p>
所由
(1).所經(jīng)歷的道路?!墩撜Z(yǔ)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’” 楊樹(shù)達(dá) 疏證:“由,行也。所由謂其所由行之徑路。”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今論者……罕能精古今之清濁,究 漢 德之所由?!?/p>
(2).所自,所從來(lái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序:“故作《文賦》,以述先士之盛藻,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矛盾論》三:“他分析了列寧主義所由產(chǎn)生的國(guó)際環(huán)境。”
(3).見(jiàn)“ 所由官 ”。
湘累
亦作“ 湘累 ”。 1.指 屈原 。 元 張鳴善 《脫布衫過(guò)小梁州》曲:“悼后世追前輩,對(duì)五月五日,歌楚些弔 湘纍 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沉江》:“那滾滾雪浪拍天,流不盡 湘纍 怨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地主生活》:“ 屈原 是赴 湘水 支流而溺死的,古人稱之為 湘累 ?!?/p>
(2).借指因罪被貶黜的人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》:“玉堂給札氣如云,初起 湘纍 后佩銀?!?王十朋 集注:“ 舜民 字 蕓叟 , 元豐 辛酉為 環(huán)慶 帥屬,明年責(zé)監(jiān) 郴州 酒稅。 郴 屬 湖湘 ,故以 湘纍 稱之也。”
匹儔
(1).伴侶;配偶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?? 罚骸安接囫R兮飛柱,覽可與兮匹儔?!?王逸 注:“歷觀羣英,求妃合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贈(zèng)王粲》詩(shī):“樹(shù)木發(fā)春華,清池激長(zhǎng)流。中有孤鴛鴦,哀鳴求匹儔?!?明 劉基 《隔谷歌》:“相彼鴻與鴈,亦各顧匹儔。”
(2).配得上的;比得上的。 晉 陶潛 《游斜川》詩(shī):“雖微九重秀,顧瞻無(wú)匹儔?!?逯欽立 注:“無(wú)匹儔,沒(méi)有配得上的。” 唐 韓愈 《駑驥》詩(shī):“騏驥生絶域,自矜無(wú)匹儔。” 清 高其倬 《碧云寺》詩(shī):“規(guī)制駭心目,宏麗無(wú)匹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庚娘》:“至如談笑不驚,手刃仇讐,千古烈丈夫中,豈多匹儔哉!”
(3).同類。 唐 韓愈 《應(yīng)科目時(shí)與人書(shū)》:“ 天池 之濱,大 江 之濆,曰有怪物焉,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匹儔也?!?清 方文 《送侯赤社北歸》詩(shī):“我欲從此鳥(niǎo),惜哉非匹儔?!?/p>
陳造名句,贈(zèng)送行六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