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栩《奚帑院挽詞二首》:
歷官凡有幾,五駕令君車。
健吏猶難色,儒生未必疏。
廩饑祠有像,鄉(xiāng)飲禮成書。
惜阻蒲輪召,申公八十余。
注釋參考
健吏
精干的官吏?!稌x書·張載傳》:“設(shè)使 秦 、 莽 修三王之法,時(shí)致隆平,則 漢祖 , 泗上 之健吏; 光武 , 舂陵 之俠客耳?!?宋 彭乘 《續(xù)墨客揮犀·王告好學(xué)有文》:“ 廬山 簡寂觀 道士 王告 ,好學(xué)有文……后歸貫登科,為健吏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百菊溪制府》:“向來海上諸雄所以能肆掠者,蓋因督臣懦弱,不敢卒攖其鋒,今 百公 健吏,反前所為,必欲盡殄滅其黨類以報(bào)天子。”
難色
難色 (nánsè) 感到為難的表情 appear to be reluctant of,embarrassed 面帶難色儒生
儒生 (rúshēng) 指遵從儒家學(xué)說的讀書人。后來泛指讀書人 Confucian scholar 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。—— 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(shí)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戴栩名句,奚帑院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