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遂物外性,屢寫酣中篇
出自宋代方回《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》:
悠悠桐江水,寓廬十二年。
重來六日內(nèi),兩日登南山。
南山有何好,高閣西北偏。
隔江三千家,一抹煙靄間。
閣檻一巨松,挺出眾木前。
野性所酷愛,老藤相糾纏。
亦如我與僧,相對談幽禪。
稍遂物外性,屢寫酣中篇。
故侯復齊民,鬒發(fā)成華顛。
念當舍此去,焉得長周旋。
注釋參考
物外
物外 (wùwài) 世外;世俗之外 aloof from worldly things 飄然物外中篇
(1).未讀完全篇?!逗鬂h書·劉陶傳》:“臣嘗誦《詩》,至於鴻鴈于野之勞,哀勤百堵之事,每喟爾長懷,中篇而嘆?!?/p>
(2).分篇的書籍或文章中居中的一篇,對上篇下篇而言。
(3).指中篇小說。 孫犁 《秀露集·讀<蒲柳人家>》:“此中篇,幾個主要人物,都寫得有聲有色。”
方回名句,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宮廷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