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開《圓覺會》:
十二呆郎欲決疑,瞿曇嚼飯喂嬰兒。
若教知有衲僧事,終不人前鼓口皮。
注釋參考
衲僧
和尚,僧人。 唐 黃滔 《上李補(bǔ)闕》詩:“諫草封山藥,朝衣施衲僧?!?元 薩都剌 《江城玩雪》詩:“舟子迷歸寒浦外,衲僧疑在白云間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八:“況自此再三十年, 京 已壽登耄耋,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?”
不人
(1).謂視人若己,不分人我?!肚f子·庚桑楚》:“至禮有不人,至義不物?!?郭象 注:“不人者,視人若己。視人若己則不相辭謝,斯乃禮之至也?!?/p>
(2).同“ 不仁 ”。指肌體麻木失去知覺。 唐 李翱 《平賦書》:“鰥寡孤獨(dú),有不人疾者,公與之粟帛。”
(3).指不道德、不名譽(yù)。 端木蕻良 《科爾沁旗草原》十九:“只怪我平日待你們太好了,你就瞞上瞞下的背地里作起不人之事來了?!?/p>
鼓口
謂空口宣傳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救匱》:“若疫歲之巫,徒能鼓口耳,何散不足之能治乎?”
釋慧開名句,圓覺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