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楚徹心膂,呻吟損咽喉
出自宋代蔡戡《病中紀(jì)事》:
我生天地間,甲子倏一周。
歲與命相近,災(zāi)釁非人謀。
抱病臥漳浦,荏苒久不瘳。
傴僂腰欲折,偃仰筋如抽。
痛楚徹心膂,呻吟損咽喉。
浹背汗淋瀝,環(huán)膝寒颼飗。
晨興服絺綌,夜臥重衾裯。
垢膩生蟣虱,爬搔變瘡疣。
寢食殆俱廢,起處寧自由。
跬步遠(yuǎn)千里,窘局如拘囚。
艾火既妄灼,藥劑還輕投。
以此千金軀,寄命庸醫(yī)流。
展轉(zhuǎn)幾十旬,初夏俄清秋。
去死一間耳,自嘆如浮漚。
有身即有患,無生乃無憂。
彭殤齊壽矢,螻蟻同王侯。
四大非我有,外物何勞求。
委心以待盡,死生任浮休。
注釋參考
痛楚
痛楚 (tòngchǔ) 肉體的痛苦或精神的苦楚 pain;anguish;suffering心膂
(1).心與脊骨。 晉 陸機(jī) 《五等論》:“四體辭難,而心膂獲乂?!?宋 文天祥 《出真州》詩序:“予心自念,豈予死於是乎?為之踟躕,心膂如割?!?明 皇甫濂 《悼子乘》詩:“奚但腸九迴,心膂成頽崩?!?/p>
(2).喻主要的輔佐人員。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?!稌ぞ馈罚骸敖衩鼱栍枰恚鞴呻判碾??!薄度龂尽侵尽ぶ荑鳌罚骸叭胱餍碾?,出為爪牙?!?唐 司空圖 《太尉瑯琊王公中生祠碑》:“心膂連營,蓄雷霆於北落;股肱重鎮(zhèn),寄柱石於東門。” 明 夏完淳 《三國論》:“原夫 豐 配 去而 青 冀 衰, 葛 陸 盡而 吳 蜀 斃。興替之兆,實(shí)由心膂?!?/p>
(3).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。 晉 庾亮 《讓中書監(jiān)表》:“今以臣之才,兼如此之嫌,而使內(nèi)處心膂,外總兵權(quán),以此求治,未之聞也?!?元 白樸 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幼讀儒書,兼通韜略,為藩鎮(zhèn)之名臣,受心膂之重寄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》:“臣愚以為朝廷於 袁世凱 等既寄以心膂,似宜盡去其牽掣?!?/p>
(4).心思與精力。 晉 張華 《勞還師歌》:“將士齊心膂,感義忘其私。”《舊唐書·太宗紀(jì)下》:“所以 屈突 、 尉遲 ,由仇敵而愿傾心膂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謝傳宣表》:“如朝廷未議解兵,臣愿奔走塞下,再竭心膂,少贖過尤?!?/p>
(5).猶心懷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六:“不過豪俠使氣,狂醉於花月之間耳,社稷蒼生,曾不繫其心膂。”
呻吟
呻吟 (shēnyín) 指因痛苦而發(fā)出的聲音 groan;moan 無病呻吟 發(fā)出像嘆氣的聲音 sigh 風(fēng)在樹梢中呻吟咽喉
咽喉 (yānhóu) 喉嚨,包括咽、食管上部、喉及氣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throat 頸的前方上部緊接面頰的部分;上咽頭 gula 比喻形勢險(xiǎn)要的交通孔道 strategic passage 此二處皆是漢中咽喉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蔡戡名句,病中紀(jì)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