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雞初日麗,丹鳳德風(fēng)翔
出自宋代馬廷鸞《恭進(jìn)明堂大禮慶成詩》:
鉅典崇邦祀,精禋展國陽。
泰元神授筴,癸亥日宣光。
藝祖郊天始,高皇受命長。
后庚基再造,先甲迓殊祥。
率育歌時(shí)夏,儀刑詠我將。
天街澄析木,農(nóng)扈慶金穰。
筑塞懲獯鬻,梯山謝越裳。
宗祈嚴(yán)美報(bào),親享薦嘉嘗。
周士咸奔走,堯民共頌揚(yáng)。
青冥收夕雨,華耀炳朝陽。
月御金波穆,星流珠幄黃。
九重紛羽衛(wèi),十二駕龍?bào)J。
鋗玉琳瑯展,軒朱磬管鏘。
時(shí)行肅天步,安坐集神鴹。
圣孝昭初裸,元良儼貳觴。
旗常森妸娜,黼黻罷周張。
柴燄千靈墮,蘭膏百末香。
金雞初日麗,丹鳳德風(fēng)翔。
薄海乾施博,垂云解澤滂。
批周仍蹋晉,蹴漢亦超唐。
臣淺來蓬戶,君仁點(diǎn)玉堂。
恩書容稿進(jìn),嘉頌愧辭荒。
有道帝能享,難諶圣敢康。
畏威勤夙夜,萬壽祝君王。
注釋參考
金雞
(1).傳說中的一種神雞。《神異經(jīng)·東荒經(jīng)》:“蓋 扶桑山 有玉雞,玉雞鳴則金雞鳴,金雞鳴則石雞鳴,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,潮水應(yīng)之矣?!焙鬄閳?bào)曉雄雞的美稱。 唐 韓愈 《桃源圖》詩:“夜半金雞啁哳鳴,火輪飛出客心驚。”《白雪遺音·九連環(huán)·五更》:“金雞報(bào)曉咿呀喲,五更噯?!?/p>
(2).一種金首雞形。古代頒布赦詔時(shí)所用的儀仗?!短接[》卷九一八引《三國典略》:“ 齊 長廣王 湛 即皇帝位,於南宮大赦,改元。其日將赦,庫令於殿門外建金雞。 宋孝王 不識其義,問於元祿大夫 司馬膺之 :‘赦建金雞,其義何也?’ 膺之 曰:‘案《海中星占》曰:天雞星動,當(dāng)有赦。由是帝王以雞為候?!薄缎绿茣ぐ俟僦救罚骸吧馊眨瑯浣痣u于仗南,竿長七丈,有雞高四尺,黃金飾首,銜絳幡長七尺,承以綵盤,維以絳繩。將作監(jiān)供焉。擊掆鼓千聲,集百官、父老、囚徒?!币蛴脼榇笊庵?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妻子哭別》:“浮生逐馬蹄,遇的是山精木魅,何日里蒙雨露赦金雞?!?清 周亮工 《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》:“卒蒙金雞之恩,不作 玉門 之客。”
(3).即錦雞。 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禽·錦雞》:“錦雞,又名金雞,形如小雉, 湖南 北亦有之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﹝ 辰 、 沅 、 靖州 蠻﹞男未娶者,以金雞羽插髻,女未嫁者,以海螺為數(shù)珠掛頸上。”
(4).傳說中的 太山 之靈。古時(shí)為瑞物,以為聲教昌明則金雞現(xiàn)?!短接[》卷九○二引《周易是謀類》:“ 太山 失金雞, 西岳 亡玉羊?!?鄭玄 注:“金雞、玉羊,二岳之精?!薄端鍟ぢ蓺v志中》:“寧止蛇或乘龍,水能沴火,因亦玉羊掩曜,金雞喪精?!?/p>
(5).比喻太陽。 鄭振鐸 《中國俗文學(xué)史》卷十一引《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》:“玉兔金雞疾似梭,堪嘆光陰有幾何?”
(6).佛教用以譬喻 達(dá)摩 的讖語。謂佛法東來?!毒暗聜鳠翡洝さ酪欢U師》:“西天 般若多羅 ,記 達(dá)摩 云: 震旦 雖闊無別路,要假姪孫腳下行。金雞解銜一顆米,供養(yǎng)十方羅漢僧?!?/p>
初日
剛升起的太陽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曉發(fā)》詩:“早霞麗初日,清風(fēng)消薄霧?!?唐 虞世南 《初晴應(yīng)教》詩:“初日明燕館,新溜滿梁池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七》:“當(dāng)初日東升,人穿彩服至其下,則滿崖浮彩騰躍,煥然奪目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斯巴達(dá)之魂》:“初日上,征塵起?!?/p>
丹鳳
(1).頭和翅膀上的羽毛為紅色的鳳鳥?!肚萁?jīng)》“鸞” 晉 張華 注:“首翼赤曰丹鳳?!?唐 元稹 《桐花》詩:“丹鳳巢阿閣,文魚游碧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丐仙》:“俄見朝陽丹鳳,啣一赤玉盤,上有玻璃琖二,盛香茗,伸頸屹立?!?/p>
(2).喻下達(dá)詔書的使者。亦指詔書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漢高廟賽神》詩:“白云 蒼梧 去,丹鳳 咸陽 來。” 唐 黃滔 《賀清源仆射新命》詩:“二天在頂家家詠,丹鳳銜書歲歲來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春宴杏園》:“九重天上聲名重,紫泥封已傳丹鳳?!?/p>
(3).指丹鳳城或丹鳳闕、丹鳳門、丹鳳樓。亦借稱帝都、朝廷。 唐 東方虬 《昭君怨》詩之二:“揜淚辭丹鳳,銜悲向白龍?!?明 陳玉陽 《昭君出塞》:“謫青鸞,寃生畫郎;今日呵,辭丹鳳,愁生故鄉(xiāng)?!?/p>
(4).喻杰出者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雙赴夢》第四折:“俺哥哥丹鳳之具?!?/p>
德風(fēng)
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君子之德風(fēng)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(fēng),必偃。” 邢昺 疏:“在上君子,為政之德若風(fēng);在下小人,從化之德如草。”后因稱君子為政之德為德風(fēng)。 唐 宋璟 《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》詩:“德風(fēng)邊草偃,勝氣朔云平?!?/p>
馬廷鸞名句,恭進(jìn)明堂大禮慶成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