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姚勉《送萬仲榮赴省》:
梅梢枯處忽東風(fēng),魁壓千花一點(diǎn)紅。
歡喜馬頭飛雪處,安排龍首彩云中。
內(nèi)訌?fù)庾钁n方大,東拄西撐策已窮。
試了南宮趨北闕,好輸鯁論發(fā)天聰。
注釋參考
南宮
南宮 (Nángōng) 復(fù)姓 surname北闕
(1).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。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?!稘h書·高帝紀(jì)下》:“ 蕭何 治 未央宮 ,立東闕、北闕、前殿、武庫、太倉?!?顏師古 注:“ 未央宮 雖南嚮,而上書、奏事、謁見之徒皆詣北闕?!?/p>
(2).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。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男兒生以不成名,死則葬蠻夷中,誰復(fù)能屈身稽顙,還向北闕,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耶?” 唐 李白 《憶舊游寄淮郡元參軍》詩:“北闕青云不可期, 東山 白首還歸去?!?宋 陸游 《西郊》詩:“七十辭北闕,五畝寄西郊?!?康有為 《星海自京還》詩:“伏陳北闕有封事,醉臥西風(fēng)賸酒樓。”
鯁論
(1).剛直的言論?!端问贰し都?nèi)蕚鳌罚骸笆鼛柞喺摷沃\,日聞忠告?!?/p>
(2).剛直地發(fā)表言論。 宋 沉作喆 《寓簡》卷九:“予觀 顏平原 書,凜凜正色,如在廊廟直言鯁論,天威不能屈?!?金 王若虛 《臣事實(shí)辨下》:“公( 陸宣公 )處昏邪臣間,直言鯁論,未嘗有所屈?!?/p>
天聰
(1).上天賦予人的聽力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人也者,乘於天明以視,寄於天聰以聽,託於天智以思慮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六根懺文》:“愿捨此穢耳,得彼天聰。”
(2).對天子聽聞的美稱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通親親表》:“冀陛下儻發(fā)天聰,而垂神聽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賀雨》詩:“稽首再三拜,一言獻(xiàn)天聰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十:“名動天聰,被旨祝髮?!?/p>
姚勉名句,送萬仲榮赴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