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朱非為岐,賈誼非為鵩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得陳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》:
客初西蜀來,遺我雙筇竹。
上有紅淚斑,斷非湘娥哭。
嘗聞帝魂哀,嚎血滴草木。
春露灑更鮮,殷痕侵粉綠。
截為扶衰杖,萬里出浴谷。
今來入我手,君勤意有囑。
區(qū)區(qū)四十年,重趼生兩足。
冠丱三男子,且與詩書讀。
翁雖文章窮,尚以字遮目。
忍棄不以教,攜歸事樵牧。
故茲九節(jié)贈,用助老追逐。
楊朱非為岐,賈誼非為鵩。
及其悲慟時,豈不沾盈掬。
揮之儻著物,無跡染林麓。
因持此竹紋,勿嘆前人獨(dú)。
注釋參考
非為
(1).干不顧法紀(jì)或禮法的壞事。 元 無名氏 《陳州糶米》第二折:“貪贓壞法,飲酒非為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鬼爺爺》:“然頗慎行止,不敢非為?!?/p>
(2).指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壞事、壞行為?!端疂G傳》第三五回:“不孝逆子,做下非為。” 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ば堂ね练c(diǎn)卯》:“爾宜躬先奉法以統(tǒng)一鄉(xiāng)之眾,以盡軌于法,稍有非為,惟爾總是問?!?/p>
(3).不顧法紀(jì)或禮法。 元 無名氏 《硃砂擔(dān)》第四折:“我癡心想望貞潔,你做事忒殺非為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小人頗知禮法,極守本分的,怎敢干此非為之事。”
梅堯臣名句,得陳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