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張載《劍閣銘》:
巖巖梁山,積石峨峨。
遠(yuǎn)屬荊衡,近綴岷嶓。
南通邛僰,北達(dá)褒斜。
狹過彭碣,高逾嵩華。
惟蜀之門,作固作鎮(zhèn)。
是曰劍閣,壁立千仞。
窮地之險(xiǎn),極路之峻。
世濁則逆,道清斯順。
閉由往漢,開自有晉。
秦得百二,并吞諸侯。
齊得十二,田生獻(xiàn)籌。
矧茲狹隘,土之外區(qū)。
一人荷戟,萬夫趑趄。
形勝之地,匪親勿居。
昔在武侯,中流而喜。
山河之固,見屈吳起。
興實(shí)在德,險(xiǎn)亦難恃。
洞庭孟門,二國(guó)不祀。
自古迄今,天命匪易。
憑阻作昏,鮮不敗績(jī)。
公孫既滅,劉氏銜璧。
覆車之軌,無或重跡。
勒銘山阿,敢告梁益。
注釋參考
覆車之軌
軌:車轍。翻車的轍跡。比喻失敗的教訓(xùn)。成語解釋軌:車轍。翻車的轍跡。比喻失敗的教訓(xùn)。覆車之軌出處漢·陳忠《清盜源疏》:“今公克平禍亂,安國(guó)定家,故復(fù)因前傾敗之法,尋中間覆車之軌,卻冀長(zhǎng)存,非所敢聞?!?h3>無或不要?!秴问洗呵铩べF公》:“故《鴻范》曰:‘……無或作好,遵王之道;無或作惡,遵王之路?!?高誘 注:“或,有也。”
重跡
(1).猶重足。《北史·魏京兆王黎傳》:“﹝ 元叉 ﹞常直禁中, 明帝 呼為姨父,自后百僚重跡?!眳⒁姟?重足 ”。
(2).猶言重蹈覆轍。 晉 張載 《劍閣銘》:“覆車之軌,無或重跡?!薄缎绿茣蔷鳌罚骸?秦 任 趙高 , 漢 任 王莽 , 晉 家自相魚肉, 隋 室猜忌子弟,海內(nèi)糜沸,驗(yàn)之覆車,安可重跡?”
(3).指車馬之跡重迭。《文選·陸機(jī)<辨亡論>上》:“珍瑰重跡而至,奇玩應(yīng)響而赴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重跡,謂遠(yuǎn)方貢獻(xiàn)多而車馬之跡重疊也?!?/p>
張載名句,劍閣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