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紫團參寄王定國》
谽谺土門口,突兀太行頂。
豈惟團紫云,實自俯倒景。
剛風(fēng)被草木,真氣入苕穎。
舊聞人銜芝,生此羊腸嶺。
纖攕虎豹鬣,蹙縮龍蛇癭。
蠶頭試小嚼,龜息變方聘。
矧予明真子,已造浮玉境。
清宵月掛戶,半夜珠落井。
灰心寧復(fù)然,汗喘久已靜。
東坡猶故目,北藥致遺秉。
欲持三椏根,往侑九轉(zhuǎn)鼎。
為子置齒頰,豈不賢酒茗。
注釋參考
蠶頭
一種狀如蠶頭的人參。古人認(rèn)為是一種最好的人參。 宋 蘇軾 《紫團參寄王定國》詩:“蠶頭試小嚼,龜息變方騁?!?王文誥 輯注:“俗稱人參如蠶頭者最良。”
龜息
道教語。謂呼吸調(diào)息如龜,不飲不食而能長生。一說,以為龜睡時,氣由耳出,因此長生。語本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《仙經(jīng)》象龜之息,豈不有以乎?” 唐 李白 《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》:“乃虯蟠龜息,遁乎此山。” 元 岑安卿 《和李宰韻》:“常懷卻世紛,宴坐學(xué)龜息。” 清 姚鼐 《定州遇雪》詩:“入輿坐龜息,下帷任所詣?!?/p>
蘇軾名句,紫團參寄王定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以星塵名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