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龍亦馳騁,詩好意則不
出自宋代蔡肇《次韻王產(chǎn)昭昆仲題京口新居》:
我昔京口居,屢為南山游。
古寺滿修竹,平田漫清流。
四升崇邱望,培塿見五州。
人生如藝田,要待歲晚收。
內(nèi)懼寡道力,眇然念前修。
六合不為狹,五畝亦為謀。
何妨傍城邑,心遠(yuǎn)地自悠。
漕水應(yīng)潮漲,堂下可遭周。
葉落固有余,柿栗不外求。
生理如此足,豈謝巖谷幽。
奈何不勇決,一毫輒絆留。
余性本拙戇,涉世易悔尤。
微官如涕唾,容易思罷休。
三龍亦馳騁,詩好意則不。
注釋參考
三龍
(1).三條龍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豐之需》:“三龍北行,道逢六狼?!?/p>
(2).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漢 初三杰 張良 、 蕭何 、 韓信 。 唐 馬總 《意林》附編引《裴氏新語》:“ 漢祖 驂三龍而乘云路,振長策而驅(qū)天下。三龍,人杰也?!?/p>
(3).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漢 代 蔡邕 、 崔寔 、 許受 。 宋 葉廷珪 《海錄碎事·人事》:“ 蔡邕 、 崔寔 號‘并鳳’,又與 許受 號‘三龍’?!?/p>
(4).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宋 代 孫逢吉 、 孫逢年 、 孫逢辰 ?!端问贰O逢吉傳》:“ 孫逢吉 字 從之 ……弟 逢年 、 逢辰 ,皆有文學(xué)行義,時(shí)稱‘孫氏三龍’?!?/p>
(5).喻 三國 時(shí) 魏 蜀 吳 三國。 唐 李白 《留別金陵諸公》詩:“海水昔飛動,三龍紛戰(zhàn)爭?!?王琦 注:“三龍, 蜀 、 魏 、 吳 ?!?/p>
馳騁
馳騁 (chíchěng) 騎馬奔跑;奔馳 gallop 馳騁原野 自由地或隨意地到處走動;漫游 expatiate 要砸斷鐐銬,使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馳騁好意
好意 (hǎoyì) 良好的意愿 kindness;good intention 政府在限制債權(quán)方面所作的種種努力,都是出于一片好意則不
不但,不止。 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返谝徽郏骸?封家姨 也,則不俺思凡?!?元 武漢臣 《老生兒》第二折:“這錢則不那窮的每爭,便這富的每也爭?!?元 高文秀 《黑旋風(fēng)》第三折:“我解放了俺哥哥,則不俺哥哥一個(gè)人,我把這滿牢里人都放了?!?/p>
蔡肇名句,次韻王產(chǎn)昭昆仲題京口新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