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呈呂使君留卿》:
大門昔有謠,呂氏一千中。
華胄所自出,恭惟齊太公。
君伯先郡王,張韓劉岳同。
百戰(zhàn)護(hù)諸將,易名稱武忠。
武忠棣華眾,皆有遠(yuǎn)祖風(fēng)。
分閫伏斧鉞,威望真非熊。
子姓幾百人,人人俱英雄。
人人俱智慧,人人俱疏通。
三衢今使君,尤其明且聰。
劍光夜沖斗,玉氣日貫虹。
好士出天性,坐滿樽不空。
民懷吏膽落,于物大有功。
驛馬走中原,蹇蹇臣匪躬。
北上夏云赤,南還春花紅。
割牲饤鮓脯,邂逅孤山東。
念此門下士,陋巷甘固窮。
昨者諸彥集,長裾織青蔥。
豈謂龍虎閣,著此垂翅鴻。
高懷極戀戀,莫景殊匆匆。
愿言一轉(zhuǎn)手,西江掛飛蓬。
注釋參考
三衢
指今 浙江 衢縣 。因縣境有 三衢山 ,故稱。 唐 羅隱 《寄三衢孫員外》詩:“ 小敷 文伯見何時(shí),南望 三衢 渴復(fù)饑。” 宋 楊萬里 《過安仁市得風(fēng)掛帆》詩:“何人道是 三衢 遠(yuǎn),掛起東風(fēng)十幅蒲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昔 宋 時(shí) 三衢 守 宋 產(chǎn)瞻 以書答狀元 留夢(mèng)炎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高涼司馬行》:“ 三衢 橘柚 廣州 柑,夢(mèng)繞江南與海南?!?/p>
泛指通衢。三,言其多?!豆茏印ぽp重甲》:“昔者 桀 之時(shí),女樂三萬人,晨噪於端門,樂聞於三衢,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?!?/p>
使君
使君 (shǐjūn)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后用做對(duì)州郡長官的尊稱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?!稑犯娂つ吧仙!?h3>尤其尤其 (yóuqí) 表示更進(jìn)一層。猶更,格外 particularly;especially方回名句,呈呂使君留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