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恨方未平
出自南北朝江淹《臥疾怨別劉長(zhǎng)史詩》:
四時(shí)煎日夜。
玉露催紫榮。
始懷走及嘆。
春意秋方驚。
涼草散螢色。
衰樹斂蟬聲。
憑景魂且謐。
臥堂怨巳生。
承君客江潭。
先愁鴻雁鳴。
吳山饒離袂。
楚水多別情。
金堅(jiān)碧不滅。
桂華蘭有英。
無輟代上朝。
豈惜鏡中明。
但見一葉落。
哀恨方未平。
注釋參考
哀恨
悲痛憾恨?!稌x書·溫嶠傳》:“ 嶠 闇弱不武,不能徇難,哀恨自咎,五情摧隕。”
未平
(1).未必妥當(dāng)。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顧雍傳》“ 顧君 不言,言必有中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權(quán) 曰:‘ 顧公 歡悅,是事合宜也;其不言者,是事未平也,孤當(dāng)重思之?!?/p>
(2).沒有平息。如: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江淹名句,臥疾怨別劉長(zhǎng)史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