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山甫《兵后尋邊三首》:
千里煙沙盡日昏,戰(zhàn)余燒罷閉重門。
新成劍戟皆農(nóng)器,舊著衣裳盡血痕。
卷地朔風吹白骨,柱天青氣泣幽魂。
自憐長策無人問,羞戴儒冠傍塞垣。
旗頭指處見黃埃,萬馬橫馳鶻翅回。
劍戟遠腥凝血在,山河先暗陣云來。
角聲惡殺悲于哭,鼓勢爭強怒若雷。
日暮卻登寒壘望,飽鴟清嘯伏尸堆。
風怒邊沙迸鐵衣,胡兒胡馬正驕肥。
將軍對陣誰教入,戰(zhàn)士辭營不道歸。
新血濺紅黏蔓草,舊骸堆白映寒暉。
胸中縱有銷兵術,欲向何門說是非?
注釋參考
日暮
日暮 (rìmù)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,炊煙裊裊 日暮,所擊殺者無慮百人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清嘯
清越悠長的嘯鳴或鳴叫?!稌x書·劉琨傳》:“ 琨 乃乘月登樓清嘯。” 唐 李山甫 《兵后尋邊》詩之二:“日暮卻登寒壘望,飽鴟清嘯伏尸堆?!?宋 陸游 《午睡起消搖園中因登山麓薄暮乃歸》詩:“踟躇遂忘歸,清嘯送日落?!?清 錢謙益 《許夫人嘯雪庵》詩序:“ 蘇門山 頭,嶺聞清嘯?!?/p>
伏尸
見“ 伏尸 ”。
亦作“ 伏尸 ”。1.謂sha{1-1}人致死?!肚f子·則陽》:“﹝ 觸氏 、 蠻氏 ﹞相與爭地而戰(zhàn),伏尸數(shù)萬?!薄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肮胖司?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 柳亞子 《<二十世紀大舞臺>發(fā)刊詞》:“炸丸匕首,購我自由,左手把民賊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數(shù)十,流血五步?!?/p>
(2).尸體倒地。猶言死亡。 晉 潘岳 《關中詩》:“好爵既靡,顯戮亦從。不見 竇林 ,伏尸 漢 邦?” 王闿運 《武提督碑》:“勇者伏尸,怯者兇懼?!?/p>
(3).倒在地上的尸體。指死者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行軍仆射醮宅詞》:“其有伏尸故氣,金土邪精,滯爽游魂,幽靈暗魄,各乘善力?!?/p>
(4).伏在尸體上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》:“太子聞之,馳往伏尸而哭,極哀?!薄逗鬂h書·李固傳》:“﹝ 質(zhì)帝 ﹞語未絶而崩, 固 伏尸號哭。”
李山甫名句,兵后尋邊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