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河近岸陰風(fēng)急,仙掌臨關(guān)旭日高
出自唐代薛能《蒙恩除侍御史行次華州寄蔣相》:
林下天書(shū)起遁逃,不堪移疾入塵勞。
黃河近岸陰風(fēng)急,仙掌臨關(guān)旭日高。
行野眾喧聞雁發(fā),宿亭孤寂有狼嗥。
荀家位極兼禪理,應(yīng)笑埋輪著所操。
注釋參考
黃河
黃河 (Huáng Hé) 中國(guó)第二長(zhǎng)河,發(fā)源于青海,流入渤海,全長(zhǎng)5464公里,流域面積75.24萬(wàn)平方公里。流經(jīng)黃土高原、夾帶大量泥沙,每年達(dá)16億噸,除12億噸入海外,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游河床上,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—10米,成為有名的“地上河” the Yellow River (Huanghe River)陰風(fēng)
陰風(fēng) (yīnfēng) 從陰暗處來(lái)的一股不正或xie{1|1}惡的風(fēng) ill wind 扇陰風(fēng)、點(diǎn)鬼火 寒冷的風(fēng) cold wind仙掌
(1). 漢武帝 為求仙,在 建章宮 神明臺(tái) 上造銅仙人,舒掌捧銅盤(pán)玉杯,以承接天上的仙露,后稱(chēng)承露金人為仙掌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?!?唐 王維 《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》:“日色纔臨仙掌動(dòng),香煙欲傍袞龍浮。” 唐 杜牧 《早雁》詩(shī):“仙掌月明孤影過(guò), 長(zhǎng)門(mén) 燈暗數(shù)聲來(lái)。”參閱《三輔黃圖·建章宮》。
(2). 華山 仙人掌峰 的省稱(chēng)。 明 劉基 《徐資深華山圖》詩(shī):“ 華岳 插天七千丈,丹崖翠壁開(kāi) 仙掌 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華州作柬桑汝公》詩(shī):“乘興欲攀 仙掌 去。”參見(jiàn)“ 仙人掌 ”。
(3). 唐 代一度改 華州 為 仙掌 ,后遂稱(chēng) 華州 及 華陰縣 為 仙掌 。 唐 李吉甫 《元和郡縣志·華州》:“﹝ 華陰縣 ﹞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,尋復(fù)舊名。” 唐 姚合 《送裴中丞赴華州》詩(shī):“自無(wú) 仙掌 分,非是圣心偏。”原注:“去年曾夢(mèng)除 華州 刺史。” 唐 無(wú)可 《寄華州馬戴》詩(shī):“水寒 仙掌 路,山遠(yuǎn) 華陽(yáng) 人?!?/p>
(4).地名。即仙人掌。 清 王士禛 《真州絕句》之五:“殘?jiān)聲燥L(fēng) 仙掌 路,何人為弔 柳屯田 。”詳“ 仙人掌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