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似大堤來宛宛,溪如清漢落潺潺。
出自宋朝王安石《為裴使君賦擬峴臺》
君作新臺擬峴山,羊公千載得追攀。
歌鍾殷地登臨處,花木移春指顧問。
城似大堤來宛宛,溪如清漢落潺潺。
時平不比征吳日,緩帶尤宜向此閑。
注釋參考
大堤
(1).堤名。在今 湖北省 襄陽縣 ?!稑犯娂で迳糖o五·襄陽樂一》:“朝發(fā) 襄陽 城,暮至 大堤 宿?!?唐 李白 《大堤曲》:“ 漢水 臨 襄陽 ,花開 大堤 暖。” 王琦 注:“《一統(tǒng)志》:‘ 大堤 在 襄陽府 城外?!逗V志》:‘ 大堤 東臨 漢江 ,西自 萬山 經(jīng) 澶溪 、 土門 、 白龍 、 東津渡 繞城北 老龍堤 ,復(fù)至 萬山 之麓,周圍四十餘里?!?/p>
(2).樂府曲名。
宛宛
(1).盤旋屈曲貌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封禪文>》:“宛宛黃龍,興德而升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楚辭》曰:‘駕八龍之宛宛。’”今本《離騷》作“婉婉”。 王逸 注:“婉婉,龍貌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緩歌行》:“宛宛連螭轡,裔裔振龍輈?!?唐 柳宗元 《哭連州凌員外司馬》詩:“宛宛凌江羽,來棲翰林枝?!?/p>
(2).謂山川道路蜿蜒曲折。 唐 張祜 《車遙遙》詩:“碧川迢迢山宛宛,馬蹄在耳輪在眼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過馬溪田村居》詩:“宛宛清河曲,團團翠竹村?!?林紓 《記花塢》:“厓下多沃壤,盡以蒔竹,小溪宛宛如繩,盤出竹外。”
(3).遲回chan{1|1}綿貌。 唐 岑參 《龍女祠》詩:“祠堂青林下,宛宛如相語?!?明 方孝孺 《喜嘉猷秀才至》詩:“宛宛心所慕,盈盈日興思?!?明 高啟 《送家兄西遷》詩:“怱怱逐途旅,宛宛謝親戚?!?/p>
(4).細(xì)弱貌。 唐 陸羽 《小苑春望宮池柳色》詩:“宛宛如絲柳,含黃一望新。” 明 陸粲 《邊軍謠》:“宛宛嬌兒未離母,街頭抱賣供軍裝?!?清 納蘭性德 《秋千索·淥水亭春望》詞之一:“煙絲宛宛愁縈掛,賸幾筆晚晴圖畫?!?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八章:“使吾身此時為 幽 燕 老將,固亦不能提鋼刀慧劍,驅(qū)此嬰嬰宛宛者於漠北?!?/p>
(5).真切可見貌;清楚貌。《釋名·釋丘》:“中央下曰宛丘。有丘宛宛如偃器也?!薄夺屆め屩輫罚骸?燕 ,宛也。北方沙漠平廣,此地在 涿鹿山 南,宛宛然以為國都也?!?宋 李格非 《洛陽名園記·東園》:“ 淵映 、 瀍水 二堂,宛宛在水中?!?/p>
清漢
(1).天河。 晉 陸機 《擬迢迢牽牛星》詩:“昭昭清漢暉,粲粲光天步。” 明 張居正 《泊漢江望黃鶴樓》詩:“九秋槎影橫清漢,一笛梅花落遠(yuǎn)天?!?/p>
(2).霄漢;天空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高松賦》:“既梢云於清漢,亦倒景於華池?!?唐 李商隱 《安平公詩》:“仰看樓殿撮清漢,坐視世界如 恆 沙?!?明 徐禎卿 《月》詩:“只自懸清漢,那知隔鳳城。”
潺潺
潺潺 (chánchán) 形容雨聲、水聲等 murmur;gurgle;babble 潺潺流水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潺潺 (chánchán) 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flow slowly王安石名句,為裴使君賦擬峴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公路撞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