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子益思歸,罷琴傷解攜
出自唐代高適《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,因而有別》:
昔余涉漳水,驅車行鄴西。
遙見林慮山,蒼蒼戛天倪。
邂逅逢爾曹,說君彼巖棲。
蘿徑垂野蔓,石房倚云梯。
秋韭何青青,藥苗數(shù)百畦。
栗林隘谷口,栝樹森回谿。
耕耘有山田,紡績有山妻。
人生茍如此,何必組與珪。
誰謂遠相訪,曩情殊不迷。
檐前舉醇醪,灶下烹只雞。
朔風忽振蕩,昨夜寒螀啼。
游子益思歸,罷琴傷解攜。
出門盡原野,白日黯已低。
始驚道路難,終念言笑暌。
因聲謝岑壑,歲暮一攀躋。
注釋參考
游子
游子 (yóuzǐ) 久居他鄉(xiāng)或異國之人 man travelling or residing far away from home 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?!闲А队巫右鳌?浮云蔽白曰,游子不顧反。——《古詩十九首》 浮云游子意?!啤?李白《送友人》思歸
(1).想望回故鄉(xiāng)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悲離居之勞心兮,情悁悁而思歸。” 晉 石崇 《思歸引》序:“困於人閒煩黷,常思歸而永嘆?!?/p>
(2).鳥名。即子規(guī),一名杜鵑。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姊規(guī)》:“子規(guī),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,蓋因其聲曰歸去了,故又名思歸鳥?!?/p>
解攜
亦作“解擕”。1.分手;離別。 唐 杜甫 《水宿遣興奉呈群公》詩:“異縣驚虛往,同人惜解攜。” 前蜀 韋莊 《贈云陽縣裴明府》詩:“南北三年一解攜,海為深谷岸為蹊?!?宋 范仲淹 《送歐伯起》詩:“天與神交忽解攜,一溪風月更同誰?!?明 皇甫涍 《西湖歌寄方思道》:“ 信安 使君還舊溪,應對花卮惜解攜?!?/p>
(2).指別離之人。 唐 李咸用 《謝友生遺端溪硯瓦》詩:“得自新知己,如逢舊解攜。”
見“ 解攜 ”。
高適名句,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,因而有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惡搞老師模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