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時(shí)《童氏必大亭》:
迢遙武夷翁,霞衣爛朝日。
作亭依云根,曠望茲焉息。
仙游去不返,孤丘已陳跡。
身雖隸編齊,貽謀有遺則。
慶流終必大,名亭以為識(shí)。
伊昔晉公堂,三槐手親植。
扶疏滿庭陰,貂蟬映圭璧。
默視天人際,召應(yīng)齊呂律。
閭門容軒車,茲理固可必。
終見童氏里,鳴珂聲赫奕。
注釋參考
伊昔
從前?!段倪x·陸機(jī)<答賈長(zhǎng)淵>詩(shī)》:“伊昔有皇,肇濟(jì)黎蒸?!?李善 注:“《爾雅》曰:‘伊,惟也。’ 郭璞 曰:‘發(fā)語(yǔ)辭也。’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(shī)·王侍中》:“伊昔值世亂,秣馬辭帝京。” 唐 劉希夷 《相和歌辭·白頭吟》:“此翁白頭真可憐,伊昔紅顏美少年?!?/p>
公堂
公堂 (gōngtáng) 俗稱官府或法庭的大堂 law court;tribunal 跪在青天大老爺?shù)墓蒙?私設(shè)公堂 喜而收之,將獻(xiàn)公堂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指貴族的廳堂;古代也指聚會(huì)的場(chǎng)所 hall 躋(jī登)彼公堂,稱(舉杯敬酒)彼兕{ sì} 觥,萬(wàn)壽無(wú)疆!——《詩(shī)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三槐
(1).相傳 周 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,三公朝天子時(shí),面向三槐而立。后因以三槐喻三公?!吨芏Y·秋官·朝士》:“面三槐,三公位焉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備闕》:“故 姜牙 賣魚無(wú)所售而見師於 文 武 ; 蔣生 憒慢於百里而獨(dú)步於三槐。”《陳書·周迪傳》:“位等三槐,任均四岳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花樓春宴》:“四美二難真際會(huì),九棘三槐盡我儔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祖九詔》:“蔚矣三槐之事業(yè),再世有聞。”
(2). 宋 王祐 嘗手植三槐于庭,曰:“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?!焙笃渥?旦 果入相,天下謂之三槐 王氏 。見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八。世因以“三槐”為 王氏 之代稱。
楊時(shí)名句,童氏必大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