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蕩寰中意,逍遙物外身
出自宋代胡寅《清明風(fēng)雪小酌莊舍示黎才翁》:
月壓梨花墜,風(fēng)扶柳絮新。
故園寒食路,回首踏青人。
萬竅方號籟,千山忽涌銀。
擁衾聽窈眇,舉盞寄經(jīng)綸。
浩蕩寰中意,逍遙物外身。
賡歌咸當(dāng)律,謔浪亦淘真。
又理沙邊棹,將浮雪后春。
蘭亭非達(dá)者,空嘆跡成陳。
注釋參考
浩蕩
浩蕩 (hàodàng) 形容水勢洶涌壯闊 vast and mighty 青冥浩蕩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浩蕩的長江寰中
宇內(nèi),天下。 晉 孫綽 《喻道論》:“焉復(fù)覩夫方外之妙趣、寰中之玄照乎?” 唐 王勃 《拜南郊頌序》:“天下黎人,知四海之安樂;寰中殊域,奉三靈之康泰?!?清 龔自珍 《保甲正名》:“械鬭之風(fēng), 宋 世早有之;不但 閩 粵 ,且徧寰中,寰中何能一日安?”
逍遙物外
謂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,自由自在。 宋 張孝祥 《減字木蘭花·贈尼師舊角奴也》詞:“識破囂塵,作箇逍遙物外人。” 清 冒襄 《影梅庵憶語》卷二:“茍非金石,鮮不銷亡。異日幸生還,當(dāng)與君敝屣萬有,逍遙物外。”
胡寅名句,清明風(fēng)雪小酌莊舍示黎才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