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玉珊珊謁眾真,竟煩一雪慰疲民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立春前四日謝雪方拜天慶庭中雪復作》
佩玉珊珊謁眾真,竟煩一雪慰疲民。
未看舞鶴隨飛蓋,先喜飄花集拜茵。
耕壟土膏千耦出,市樓酒賤萬家春。
使君老去悲才盡,詩句難追節(jié)物新。
注釋參考
佩玉
佩玉 (pèiyù) 貴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jade weared by baron 佩戴玉器 wear jade article珊珊
(1) [clink]∶形容衣裙玉珮的聲音
動霧縠以徐步兮,拂墀聲之珊珊。——宋玉《神女賦》
時聞雜佩聲珊珊。——杜甫《鄭駙馬宅宴洞中》
(2) [(of lady's manner of walking) leisurely]∶輕盈、舒緩的樣子;美好的樣子
三五之夜,明月半墻,桂影斑駁,風移影動,珊珊可愛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詳細解釋(1).玉佩聲。 唐 杜甫 《鄭駙馬宅宴洞中》詩:“自是 秦 樓壓 鄭谷 ,時聞雜佩聲珊珊。” 元 白樸 《梧桐雨》第二折:“玉佩丁東響珊珊?!?/p>
(2).形容風雨等聲音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一彈既罷又一彈,珠幢夜靜風珊珊?!?宋 辛棄疾 《臨江仙》詞:“夜雨南塘新瓦響,三更急雨珊珊?!?/p>
(3).晶瑩貌。 前蜀 韋莊 《白櫻桃》詩:“只應 漢武 金盤上,瀉得珊珊白露珠。” 宋 張孝祥 《鷓鴣天》詞:“情脈脈,淚珊珊,梅花音信隔關山。”
(4).高潔飄逸貌。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一引 清 奇麗川 《和高青邱梅花》詩:“珊珊仙骨誰能近,字與 林 家恐未真。” 清 張詡 《摸魚兒·吳門喜晤夢華》詞:“堪喜處,是仙骨珊珊,久脫風塵苦。” 清 吳蘭修 《黃竹子傳》:“ 竹子 乃淡妝雅服,玉骨珊珊,花燈晨夕,一上氍毹,令人心爽?!?/p>
(5).緩慢移動貌,常用以形容女子步態(tài)。 明 梅鼎祚 《昆侖奴》第三折:“步珊珊,環(huán)珮長;動霏霏,羅綺香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連瑣》:“一更向盡,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,手扶小樹,低首哀吟。” 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三章:“忽有古裝夫人,珊珊來至吾前?!?/p>
疲民
(1).疲困之民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皵祽?zhàn)則士疲,數勝則君驕;驕君使疲民則國危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李起居赴池州》詩:“天子念疲民,分憂輟侍臣。” 宋 曾鞏 《泰山祈雨文》:“念此疲民,弊於征斂,方歲之富,食常不足?!?/p>
(2).使民窮困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敖?楚 內棄其民,而外絶其好……奸時以動,而疲民以逞。”
陸游名句,立春前四日謝雪方拜天慶庭中雪復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