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佚名《別詩》:
骨肉緣枝葉,結(jié)交亦相因。
四海皆兄弟,誰為行路人。
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
昔為鴛和鴦,今為參與辰。
昔者長相近,邈若胡與秦。
惟念當乖離,恩情日以新。
鹿鳴思野草,可以喻嘉賓。
我有一樽酒,欲以贈遠人。
愿子留斟酌,敘此平生親。
黃鵠一遠別,千里顧徘徊。
胡馬失其群,思心常依依。
何況雙飛龍,羽翼臨當乖。
幸有弦歌曲,可以喻中懷。
請為游子吟,泠泠一何悲。
絲竹厲清聲,慷慨有余哀。
長歌正激烈,中心愴以摧。
欲展清商曲,念子不得歸。
俯仰內(nèi)傷心,淚下不可揮。
愿為雙黃鵠,送子俱遠飛。
結(jié)發(fā)為夫妻,恩愛兩不疑。
歡娛在今夕,嬿婉及良時。
征夫懷往路,起視夜何其?參辰皆已沒,去去從此辭。
行役在戰(zhàn)場,相見未有期。
握手一長嘆,淚為生別滋。
努力愛春華,莫忘歡樂時。
生當復(fù)來歸,死當長相思。
燭燭晨明月,馥馥秋蘭芳。
芬馨良夜發(fā),隨風聞我堂。
征夫懷遠路,游子戀故鄉(xiāng)。
寒冬十二月,晨起踐嚴霜。
俯觀江漢流,仰視浮云翔。
良友遠別離,各在天一方。
山海隔中州,相去悠且長。
嘉會難再遇,歡樂殊未央。
愿君崇令德,隨時愛景光。
注釋參考
芬馨
芳香。舊題 漢 蘇武 《詩》之四:“芬馨良夜發(fā),隨風聞我堂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答桐花》詩:“受君封植力,不獨吐芬馨。” 明 唐順之 《雁訓(xùn)》:“夫陸杜隰黍、 秦 粟 吳 粳,芬馨狼藉,穰穰滿塍。”
夜發(fā)
(1).夜不寐?!蛾套哟呵铩ぶG上六》:“ 晏子 曰:‘君奚故不朝?’對曰:‘君夜發(fā)不可以朝。’” 張純一 校注:“謂竟夜未眠。”
(2).夜間出發(fā)。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 侃 便夜發(fā)。 敦 引其子 瞻 為參軍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將發(fā)楚州》詩:“孤舟欲夜發(fā),祇為訪情人。”
風聞
風聞 (fēngwén) 傳聞得知 learn through hearsay;get wind of 風聞老夫父母墳?zāi)挂褖南?。——《漢書·南粵王趙佗傳》 風聞局長因受賄判刑了佚名名句,別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