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和仲蒙山城》:
大歷年,忠武居豳捍逆氏。
盛平民,營(yíng)板堵,斷賊閉迒蹊。
連櫓橫,朱鳥(niǎo)飛。
墻切紫霓索紆圍,絕巘靡迤附深溪。
外浚池隍低。
轒輼?lè)捞A石,埤堄礙云梯。
樹(shù)杪鳴巡鐸,崖端響守鼙。
石頭何培樓,龍首太醯雞。
歲久蒼苔上,時(shí)平白草齊。
全秦襟帶地,惟此壯山西。
注釋參考
池隍
古代掘土筑城,城下之地,有水稱池,無(wú)水稱隍。因以“池隍”借指城市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寳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。”《陳書(shū)·高祖紀(jì)上》:“兵切池隍,眾兼夷獠。” 清 許承欽 《三山秋興》詩(shī):“池隍藏厭勝,興廢亦循環(huán)。”
文同名句,和仲蒙山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