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政府生日十首》:
郊祀三年大禮崇,上公翊贊極寅恭。
清壇九奏應(yīng)昭格,今歲人神識景鐘。
注釋參考
郊祀
(1).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,南郊祭天,北郊祭地。郊謂大祀,祀為群祀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,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……祭天於南郊,就陽之義也;瘞地於北郊,即陰之象也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鮑照<戎行>》:“孟冬郊祀月,殺氣起嚴(yán)霜?!?宋 王安石 《乞制置三司條例》:“至遇軍國郊祀之大費,則遣使鏟刷,殆無餘藏。” 清 毛奇齡 《詔觀西洋國所進(jìn)獅子因獲遍閱虎圈諸獸敬制長句紀(jì)事和高陽相公》:“從此郊祀播樂章,射烏格鹿非尋常?!?/p>
(2).《郊祀歌》的省稱。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辨詩》:“ 漢 世樂府,《七略》録為歌詩,上自郊祀,下訖里巷歈趣,皆見罔羅。”
大禮
大禮 (dàlǐ) 大關(guān)節(jié)目,與瑣屑末務(wù)相對 matter of honour;matter of principle 大禮不辭小讓?!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上公
(1). 周 制,三公(太師、太傅、太保)八命,出封時,加一命,稱為上公?!吨芏Y·春官·典命》:“上公九命為伯,其國家、宮室、車旗、衣服、禮儀皆以九為節(jié)。” 鄭玄 注:“上公,謂王之三公有德者,加命為二伯。二王之后亦為上公。” 賈公彥 疏:“案下文,三公八命,出封皆加一等?!?/p>
(2). 漢 制,僅以太傅為上公?!逗鬂h書·百官志一》:“太傅,上公一人。本注曰:掌以善導(dǎo),無常職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領(lǐng)錄尚書事更尊于尚書令》:“ 和帝 時太尉 鄧彪 以太傅録尚書事,位上公,在三公之上。每少帝立,則置此官,猶古冢宰總己之義?!?/p>
(3). 晉 制,太宰、太傅、太保皆為上公?!稌x書·職官志》:“ 晉 初,以 景帝 諱故,又採《周官》官名,置太宰以代太師之任,與太傅、太保皆為上公。”
(4).公爵的尊稱,亦泛指高官顯爵。 唐 李華 《寄趙七侍御》詩:“屬詞慕 孔 門,入仕希上公?!?明 何景明 《玉岡黔國地種竹》詩:“上公勛不忘,君子名詎朽?!?/p>
(5).傳說古有五行之官,封為上公,祀為貴神。其土正曰后土。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。后因以“上公”指社神。 唐 韓愈 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詩:“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,上公禮罷元侯迴。” 王伯大 音釋:“上公即社神也?!?/p>
(6).即太白星?!墩f文·女部》“媊”字下引《甘氏星經(jīng)》曰:“太白號上公。妻曰 女媊 ,凥南斗食厲,天下祭之曰 明星 ?!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疤?,大臣也,其號上公。”
翊贊
輔助,輔佐?!度龂尽な裰尽蝿P傳》:“今 諸葛丞相 英才挺出,深覩未萌,受遺託孤,翊贊季興,與眾無忌,録功忘瑕?!?唐 楊炯 《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君升朝翊贊,道先王之法言;公府弼諧,對上天之休命。” 元 尚仲賢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今日之勝,皆賴軍師妙算,隨使者游説之功,諸將翊贊之力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鼇拜》:“況以輔臣躬承顧命,翊贊機務(wù),更宜小心謙謹(jǐn),不可稍涉縱恣。”
寅恭
恭敬。 宋 范仲淹 《謝轉(zhuǎn)禮部侍郎表》:“臣敢不夕惕三省,寅恭一心,進(jìn)則盡憂國憂民之誠,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!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》:“帝親習(xí)封禪儀于 崇德殿 。初,禮官言帝王無親習(xí)之文,帝曰:‘朕以達(dá)寅恭之意,豈憚勞乎!’” 明 李東陽 《約齋記》:“比予校文南畿,公寔主聘薦,周旋閲月。寅恭如一,日見其衣服輿乘不飾華飭?!?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筮仕·四六小啟式》:“無任寅恭,仰祈丙鑒。”
曹勛名句,政府生日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