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惟老龐,忘言各心許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勝果僧舍與葉養(yǎng)源論武侯出處作數(shù)韻》:
隆中躬耕歸,抱膝詠梁父。
誰稱此臥龍,名字震東土。
平生惟老龐,忘言各心許。
相從亦何為,誓不入州府。
敲門劉豫州,見我欲安語。
三來信勤懇,定非曹袁侶。
社稷高帝孫,此公更儒苦。
不辭為君起,死生不相負。
嗚呼豪杰士,所重在出處。
人言漢丞相,阿衡師尚父。
綸巾拜遺像,英氣凜千古。
當(dāng)時實少年,纏二十四五。
風(fēng)云有進會,人物難浪與。
諸賢誠慷慨,毋勞自夸詡。
注釋參考
平生
平生 (píngshēng) 終身;一生 all one’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;素來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,是吾不是處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?!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。”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?!?/p>
心許
心許 (xīnxǔ) 心里同意,但未說出來 tacitly consent to 心里暗暗贊許 praise孫應(yīng)時名句,勝果僧舍與葉養(yǎng)源論武侯出處作數(shù)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